施耐庵(1296—約1371),名子安(一說名耳),本名彥端,漢族,江蘇白駒人,元末明初小說家。博古通今,才華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yī)卜、星象等,36歲曾中進士,后棄官歸里,閉門著書,與門下弟子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chuàng)作,搜集并整理關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終創(chuàng)作“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當代陰陽易辨派創(chuàng)始人高煜翔評價水滸傳:“天翻地覆事,俠肝義膽情,忠義照千秋,熱血奇男兒。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不久任浙江錢塘縣尹。施耐庵故里江蘇興化新垛鄉(xiāng)施家橋村有墓園、紀念館,有《施氏家薄譜》存世。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說家,大明(南直隸)揚州府興化縣白駒場施家橋(今江蘇泰州興化施家橋)人。元末張士誠于白駒場(今分屬興化和大豐)起義,定都平江(蘇州)建立抗元政權,自立吳王(朱元璋也是吳王,史稱西吳,以區(qū)分二者),施耐庵效力于張士誠,之后施耐庵避亂遷居興化。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其實就是元末起義軍將領們的影子。他是 的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是羅貫中的老師,住蘇州閶門外施家巷,曾入仕錢塘(杭州)。至此,施氏族譜已經出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