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俠侶》是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作于1959年。是“射雕三部曲”系列之一,現(xiàn)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上承《射雕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上的一個里程碑。小說講述楊康之子楊過被大俠郭靖送到全真教去學武。天性叛逆的楊過在教中吃盡苦頭,忍無可忍,終于逃出全真教。后被活死人墓中的小龍女收留為徒。師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練武、一起長大,漸生情愫。但師徒相戀有違宋朝禮教,二人愛情不能為世俗所容?!渡竦駛b侶》作為金庸武俠作品中知名度很高的作品之一,其影視劇的翻拍次數(shù)為金庸小說之多,在金庸迷心中的地位自是無可比擬。小說本身無論內容或形式、創(chuàng)作模式或主題思想,都標志著金庸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次重大轉折。對于普通的讀者來說,《神雕俠侶》所描寫的愛情主題,以及俠之大者的精神,更是這部作品深受讀者喜愛的原因。金庸先生也在采訪中談到《神雕俠侶》是自己很喜歡的作品之一。對人性及其個人性格和情感的發(fā)現(xiàn)、尊重和探索,在金庸小說創(chuàng)作和中國武俠文學史上,有著重大的革命意義。金庸先生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有意識地將中國新文學和西方近代文學的價值觀念及其藝術經驗引入傳統(tǒng)武俠類型文學的創(chuàng)作,且為我國的武俠文學樹立了全新的價值坐標。所以,嚴家炎先生說:“金庸小說的出現(xiàn),標志著運用中國新文學和西方近代文學的經驗來改造通俗文學的努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倍≌f《神雕俠侶》就是這一成功的一個里程碑,其中主人公楊過的形象,也就是金庸的文學改造及其價值觀念轉變的一個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