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原指中國古代的官署。東漢時期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土后,寺逐漸成為佛教信眾聚會修行和僧人居住地的專用名詞。中國佛寺大致可分為漢地佛教寺廟、藏傳佛教寺廟和南傳佛教寺廟三大類。這些佛寺或居于深山荒野,或地處平原鬧市,千百年來吸引著眾多善男信女前來參拜,香火不絕。遍布大江南北的古寺名剎,顯示著佛教發(fā)展的脈絡,孕育了眾多的高僧大德,而且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風俗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吨袊t:中國名寺(名勝古跡篇)》系統(tǒng)介紹了中國古代佛寺興起與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并且選取了十數(shù)間具有代表性的名寺古剎,講述其歷史發(fā)展、建筑風貌、文化價值及典故傳說,希望讀者通過《中國紅:中國名寺(名勝古跡篇)》了解中國古寺,進而了解佛教文化與中土文明的交融與發(fā)展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