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合稱“人生三部曲”)的第一部,約19萬字左右,是以高爾基自身童年經歷為素材的一部小說。小說所寫的是19世紀沙皇統(tǒng)治時期作者童年經歷的苦難,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故事在一個小市民家庭里展開。在這個小市民家庭里,恃強凌弱是人們的嗜好。半瞎的老匠人首當其沖。這里的人幾乎每天晚上給這個老匠人安排一個污辱性的惡作劇式的“玩意兒”:有時用火燒燙他的剪子把兒,有時在他坐的椅子上插一個尖頭朝上的釘子,或者把顏色不同的料子偷偷地放在這個半瞎的老匠人手邊——讓他把它們縫成一匹布。阿廖沙的兩個舅母先后被兩個舅舅毒打、摧殘致死。阿廖沙的繼父也經常毒打他的母親,就連年邁的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難逃外祖父的打罵,孩子們當然也不例外。這種殘暴的行徑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使他或者郁郁寡歡,或者也像大人們一樣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