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戈爾到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標準(代序)
霧鎖泰翁皆緣君——梁啟超與泰戈爾
中印友誼之橋的兩岸——蔡元培與泰戈爾
從一枝獨秀到一枝“毒”秀——陳獨秀與泰戈爾
以佛報國空亦真——戴季陶與泰戈爾
東方兩圣人——辜鴻銘與泰戈爾
始亂終棄不因情——郭沫若與泰戈爾
君子之交淡如水——胡適與泰戈爾
孔門兩圣賢——梁漱溟與泰戈爾
耶穌空悲切——林語堂與泰戈爾
“撒提”東來不適應——魯迅與泰戈爾
“矛”“盾”相擊聽將令——茅盾與泰戈爾
紈扇繡詩——梅蘭芳與泰戈爾
從“森林”到“國家”——瞿秋白與泰戈爾
佛法無邊世為岸——太虛法師與泰戈爾
詩圣精神的中國傳人——譚云山與泰戈爾
私淑詩哲愛為真——王統(tǒng)照與泰戈爾
白馬贈翁開新風——徐悲鴻與泰戈爾
中國兒子“素思瑪”——徐志摩與泰戈爾
“玄學鬼”纏上泰戈爾——張君勱與泰戈爾
中國傳播泰戈爾第一人——鄭振鐸與泰戈爾
中國青年之友與敵——周作人與泰戈爾
中國的泰戈爾追悼會
附錄
詩人之愛與政治家之謀——蔣介石與泰戈爾
末代皇帝的印度時光——溥儀與泰戈爾
鄉(xiāng)村自治難移植——閻錫山與泰戈爾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