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相關研究綜述
第二節(jié) 選題緣起
一、為什么選擇貝婁作為研究對象?
二、為什么選擇貝婁創(chuàng)作中后期的五部小說加以研究?
第三節(jié) 本書嘗試探討的幾個主要問題
第四節(jié) 理論框架
第五節(jié) 概念界定
第六節(jié) 本書的主要結構和內容
第七節(jié) 本書創(chuàng)新點
一、批評視角
二、批評觀點
第二章 消費語境下的審美超越——小說《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之分析
第一節(jié) 消費的狂歡與愛情的缺席
一、“漂浮的能指”
二、“從自由之巔的淪落”
三、作為商品的婚姻和愛情
四、情感的消逝
第二節(jié) “兩個世界”
一、“兩個世界”的人
二、“兩個世界”的表征
第三節(jié) 審美超越
一、“即使在那兒,也不算太遠”
二、用精神的力量抵制物化
三、“愛情和藝術”并沒有被拋棄
四、擁抱大自然
第三章 異化時代的家園信心——小說《赫索格》之分析
第一節(jié) 赫索格——一顆孤寂的靈魂
第二節(jié) 異化——孤獨背后的幽靈
一、異化的淵源
二、異化主題的演變
三、后工業(yè)社會的異化現(xiàn)象
四、《赫索格》中表現(xiàn)的異化種種
第三節(jié) 瘋癲與文明的悖論
第四節(jié) 走出異化的困境——愛的呼喚和訴求
第四章 “成功”語境下的懷舊情結——小說《洪堡的禮物》之分析
第一節(jié) “成功”與“失敗”的悖論
第二節(jié) “成功”語境
第三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者的“進步”神話
第四節(jié) 詩人的夢在美國破碎了
第五節(jié) “被放逐的靈魂渴望著故國舊土”
第六節(jié) 此岸與彼岸
第五章 文化沙漠中的心靈綠洲——小說《賽姆勒先生的行星》和《院長的十二月》之分析
第一節(jié) 貧困時代的荒原景象
一、一切受人尊敬的東西“翻了個個兒”
二、藝術被邊緣化了
第二節(jié) 詩人之思
一、文明的憂思
二、靈魂的關注
三、道德的焦慮
第三節(jié) 情感信念
一、關于“信念”的悖論
二、“詩人何為”
三、尋找家園,詩意棲居
第六章 流浪靈魂的鄉(xiāng)愁意識
第一節(jié) 哲學命題
一、自我的追問
二、個人與社群
第二節(jié) 貝婁對時代的回應
一、對科技、文明和文化的反思
二、文化維度的觀照
三、成功問題
四、真理與道德
五、生態(tài)危機
第三節(jié) 家園信心
一、烏托邦情懷和文學理想主義
二、情感信念
三、貝婁的“藥方”
第四節(jié) 身份危機與父子關系
第七章 結語
引用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