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百多年的風雨后,明王朝在嘉靖年間已是百病叢生,危機四伏。彌漫在紫禁城里的不是勵精圖治的決心和勇氣,而是每日設壇修醮,青炯繚繞妄圖長生不死的幻想。在嚴嵩父子把持朝政,貪贓枉法的黑幕中,平民出身的張居正被推上了歷史的舞臺,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洞察力,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變革之法,刷新頹風,梳理財政,為明王朝重新煥發(fā)生機奠定了其堅實的基礎。張居正主事時深受皇室依賴,聲勢顯赫,圣眷優(yōu)渥,然而隆葬歸天短短數月之后,卻因非議和讒言,家產盡抄,兒孫皆罪,甚至連八旬的老母也未能幸免。朱東潤編*的《張居正傳》以恢宏的筆觸,豐贍的文史修養(yǎng),冷靜客觀地再現了這一段風譎云詭、廣闊繁復的歷史場景,通過對事實和細節(jié)的求證,在展示萬歷前后社會生活的全景上,真實還原了張居正的歷史背景、人物性格和行事方式,揭示了其悲劇命運的深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