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一九四六 淪陷區(qū)成了所謂收復區(qū)3 開始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宣傳6 鮮血使對國民黨的失望化為仇恨9 詩人和戰(zhàn)士:聞一多在我心中10 我所了解和不了解的延安15 一九四七 真誠的向往和虛構的歌頌19 投身政治斗爭:浪漫主義多于現實主義21 唱著歌走向“五·二○”運動25 一切取決于站在哪個政權哪個黨派的立場27 加入民主青年聯(lián)盟是我的“成年禮”32 許多年后確認自己的無知35 一九四八 “五一”口號:“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40 在組織生活中接受黨的政策方針和斗爭哲學的教育44 中國的災難通常都以日期命名48 多事之秋,快到了短兵相接的時候54 詩和文學不再是現實以外的棲居59 一九四九 一陣狂歡,列隊在“毛澤東的旗幟下”65 華北大學:準軍事化的生活方式72 “我是初來的”:青春記憶又掀開新的一章81 我成了新政權的既得利益者89 一九五○ 用筆跟蹤進軍的步伐,跟蹤“武器的批判”99 改造為戰(zhàn)士,才有掌握“批判的武器”的資格106 一九五一 “三大運動”:首先是“仇美、反美、蔑美”的宣傳114 全社會的“鎮(zhèn)壓反革命”和機關內的“忠誠老實學習”118 相信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126 一九五二 一站一站地走向土地改革第一線134 白茨灘鄉(xiāng)的土改順利完成140 重點中的重點:劃“階級成分”和分“勝利果實”145 “三反”“五反”運動又轟轟烈烈地展開152 一九五三 歷史舞臺上的暗轉:又一個新階段開始了157 在哀悼斯大林聲中,我加入中國共產黨163 跑龍?zhí)祝簩δ缓髴蛉恢楦粎⑴c的小角色167 一九五四 工業(yè)建設的背景寄托了我的詩情173 不滿足于只寫工業(yè)和建設180 詠嘆已逝的歷史時,不期當下也成為歷史187 一九五五 大張旗鼓地違反剛剛制訂的第一部憲法193 從文學到政治,大興文字獄由此開局199 從革命到反革命,“只在人情反復間”204 對“二梁”的公開批判為批“二胡”讓路206 高崗其人和他的案件撲朔迷離210 業(yè)務工作也離不開政治215 不相信謝文秀是“暗藏的反革命”218 狂熱地投向“社會主義高潮”226 一九五六 大歷史和小人物一起面對新的里程232 我走進文藝界這個“是非之地”235 蘇聯(lián)在斯大林死后的逐步“解凍”240 偉大的斯大林也會“犯錯誤”嗎?247 “百花齊放”放出了“干預生活”之花250 是耶非耶,法捷耶夫以一死還了良心債?257 懵懵懂懂進入了全世界的多事之秋260 一切是緣于魯迅所說的“隔膜”266 種種“未完”,自將在1957年延續(xù)274 一九五七 一九五八 附錄 碎片(謝文秀)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