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一)》:故事發(fā)生在1864年。蘇格蘭貴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鄧肯號游船的船主,他從海上的漂流物里獲得了一份文件,從中得知兩年前在海上遇難失蹤的蘇格蘭航海家格蘭特船長尚在人間,于是毅然帶著船長的女兒瑪麗和兒子羅伯爾等人,駕駛著自己的游船去尋找和營救。他們到達南美后橫穿美洲大陸,最后發(fā)現船長的遇難地點是在澳大利亞海岸。他們乘船到達澳大利亞后,遇見了船長原來的水手艾爾通,上了這個海盜頭子的當,又橫穿澳洲大陸,被土人俘獲后陷入絕境。他們逃脫后決定把艾爾通丟棄在太平洋荒涼的瑪麗亞泰勒薩島上,不料在島上巧遇格蘭特船長,于是一起勝利地回到了蘇格蘭?!鹅o靜的頓河(一)》:紅軍在戰(zhàn)斗中遭受了重大的傷亡。直至斯大林親臨前線視察,才挽回了局勢,迫使白軍退出了頓河地區(qū)。葛利高里被潰退的白軍拋棄了,參加了紅軍,并擔任了連長。不久,他受傷復員,但因懼怕肅反委員會清算舊賬,再度出走,并被脅迫加入了匪幫。充滿了矛盾的葛利高里不知走哪條路才好?!独瞎磐娴辍罚和聜愄乩先碎_了一家古玩店,但生意蕭條。老人為了使他心愛的外孫女耐爾能過上好日子,便借債賭博,想以此來改變困境。老人的債權人奎爾普發(fā)現老人無力還債后,便借機霸占耐爾和古玩店。祖孫倆被迫流落異鄉(xiāng),最后在貧困的壓迫下,終于雙雙死去?!斗崮取し崮帷罚骸斗崮取し崮帷肥撬緶_以愛情為主題的短篇小說中的一篇力作。描寫了年輕的燒炭黨人米西芮里和郡主法尼娜·法尼尼的相愛與決裂,年輕漂亮的郡主法尼娜·法尼尼,為了追求自私的愛情,不惜瞞著自己的情人出賣自己情人的革命同伴(燒炭黨人),從而想讓自己的情人放棄革命而與自己相愛,她最終沒有得到任何愛情。本部作品再現了不同人生觀下沖突的愛情悲劇中的震撼。《王子與貧兒》:《王子與貧兒》是19世紀美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馬克·吐溫(1835年-1910年)的童話式諷刺小說,發(fā)表于1881年。故事以16世紀英國的生活情況為背景,講一個叫湯姆·康弟的貧兒,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和王子愛德華互換了身份,登上了國王的寶座。湯姆當了國王后,廢除了一些殘酷的法律,赦免了一些無辜的犯人,頒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命令。而王子愛德華則經歷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下人民生活的種種苦難,重新當了國王以后,念念不忘為人民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