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磚,顧名思義,就是刻畫著圖像的磚體。就磚的功能而言,主要是用于構筑建筑的材料。歷史上,中外皆有輝煌的磚材發(fā)展史。中國磚起源于殷商時期的版筑,畫像磚藝術肇始于春秋,漢代為盛,是極富生命力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形式。浙江畫像磚藝術不僅在漢代成績斐然,魏晉南北朝時代至盛,隋唐仍遺趣盎然,乃至現今的建筑上依然會常常出現。浙江畫像磚分布廣泛,幾乎遍布全省,湖州、紹興、杭州、嘉興、寧波、臺州、溫州、金華、衢州、舟山等數十個縣市均有相對集中的發(fā)現。浙江畫像磚藏量豐富,有數十萬方之巨,蔚為大觀。浙江畫像磚具有久長的歷史跨度,向上甚至有可能追溯到距今約7000 年的河姆渡文化中刻畫著紋飾的陶塊。浙江畫像磚內容豐富,造型精湛,藝術面貌豐富多彩,引人入勝。本書作為浙江省社科聯(lián)研究課題《浙江畫像磚藝術搶救挖掘與研究》的成果,本書系統(tǒng)總結了浙江畫像磚由漢代至今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造型法則,探索出浙江畫像磚濃郁的浙江特色、江南風韻,既為浙江歷史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也使浙江現代文化建設找到一個新的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