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貿易是經濟增長的“引擎”還是“侍女”
案例2 一個擁護自由貿易的案例——亞洲的全球化和美國
案例3 關注金融危機下對外貿易的“土豆效應”
案例4 美國“出口倍增計劃”挑戰(zhàn)現行國際分工
案例5 輪胎特保案與新重商主義
案例6 細分中國比較優(yōu)勢
案例7 中國為什么是世界制鞋大國而不足世界制鞋強國
案例8 比較優(yōu)勢陷阱
案例9 在臺州讀薩繆爾森
案例10 全球經濟一體化將改變中國的要素稟賦結構
案例11 “荷蘭病”與山西經濟
案例12 “荷蘭病”與“資源詛咒”的警示
案例13 歐佩克防止出口貧困化增長的組織
案例14 埃爾切縱火事件與中國的全球化
案例15 溫州打火機(1):曾經的輝煌
案例16 溫州打火機(2):落寞的昔日巨頭
案例17 汽車工業(yè)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生命周期定位
案例18 蘋果“酷熱”iPod也難逃產品生命周期終點
案例19 百度“走出去”能否效仿
案例20 新貿易理論在中關村科技園區(qū)的應用
案例21 美國汽車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
案例22 波音空客的補貼訴訟:未落幕的海拔最高之戰(zhàn)
案例23 中國最大皮革出口商遠東皮業(yè)集團的遭遇
案例24 中國訴美國輪胎特殊保障措施案
案例25 中國芯片困局
案例26 美國與日本的電信設備貿易糾紛
案例27 WT0協議限制與戰(zhàn)略性貿易政策措施的發(fā)展趨勢
案例28 為什么發(fā)展中國家在坎昆發(fā)起“阻擊戰(zhàn)”?
案例29 令人失望的“多哈回合”
案例30 貿易偏好會引起訴訟嗎?——以美歐香蕉貿易為例
案例31 為何135年中只有日本從后發(fā)展跨入發(fā)達?
案例32 出口導向的工業(yè)化:東啞奇跡
案例33 進口替代戰(zhàn)略給巴西造成的負面影響
案例34 印度的繁榮
案例35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服務
案例36 美國與歐共體、英國、愛爾蘭關于電腦設備關稅稅目劃分的糾紛
案例37 美國零關稅計劃將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
案例38 美國關稅制度嫌貧愛富對窮國征稅超富國30倍
案例39 “質量安全”成一些國家實施貿易壁壘手段
案例40 阿根廷對進口針織衫、毛衫產品實施非自動進口許可證措施
案例41 綠色貿易壁壘:中國出口之痛?
案例42 新國際貿易標準SA8000可能成為出口新壁壘
案例43 玩具國外售價50美元,加工費只有2美元
案例44 韓國的“多國公司”
案例45 美國關于移民政策的論爭
案例46 日產汽車:民族特色的國際化戰(zhàn)略
案例47 安徽奇瑞汽車公司的國際化路程
案例48 日本摩托車企業(yè)“本土化戰(zhàn)略”進退兩難
案例49 非洲成為全球資本競逐的新市場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