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歷史框架與理論闡釋
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從“休眠”、“激活”到“光榮時代”
1 黨派斗爭視角下的美國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史
2 “權利法案”包括第一修正案的“休眠”階段
3 隱藏的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對第一修正案的“吸納”
4 最高法院對“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激活”
5 “二次大戰(zhàn)”及冷戰(zhàn)使得第一修正案再次“短暫休眠”
6 “沃倫法院”與“權利法案”巔峰榮耀的“光榮時代”
二、“兩黨政治”與“司法公正”之間的是是非非:以首席大法官的敘述為線索
1 初創(chuàng)時期的最高法院:早期共和思想與聯邦思想的初步彰顯
2 “馬歇爾”法院:聯邦黨思想的穩(wěn)固與“司法審查權”的確立
3 “坦尼”法院:州權、農業(yè)自給經濟以及“司法自制”的理念
4 “蔡斯”和“韋特”法院:“二元政治”與“司法自制”的秉承
5 “富勒”法院:“契約自由”、“自由放任”與“司法能動主義”
6 “懷特”和“塔夫脫”法院:保守的延續(xù)與社會權利的初步蘇醒
7 “休斯”和“斯通”法院:最高法院的轉向與自由和權利的第一次輝煌
8 “文森”法院:“積極司法干預”與“消極司法克制”的大分裂
9 “沃倫”法院:自由與權利的光榮時代與二次“司法能動主義”
10 “伯格”法院:輝煌的延續(xù)與“保守主義司法哲學”觀念的回歸
11 “倫奎斯特”和“羅伯茨”法院:自由的繼續(xù)與“司法最低限度主義”
三、20世紀美國自由主義內涵與維度的歷史變遷
1 世紀之交:“古典自由主義”的浪漫與理想遭受重創(chuàng)的前夜
2 哲學觀念的變遷:從古典主義“義務論”到實用主義“目的論”
3 “法律哲學”觀念的變遷:從“自然法學”到“社會法學”
4 “二戰(zhàn)”前公民自由、“言論表達”與“新聞出版”的壓制和發(fā)展
5 “二戰(zhàn)”期間公民自由寬松的內涵與冷戰(zhàn)初期公民自由回縮的維度
6 “沃倫”法院以來的“民權運動”與“新保守主義”價值觀
7 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共和主義在當代西方社會的內涵與價值
8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與美國公民自由與權利的當代歷史進程
9 保守主義司法哲學觀念對“自由邊界”與“法律邊界”的批判
四、“司法能動主義”亦或“司法自制主義”?
1 美國二元司法體系、普通法淵源以及“權力制衡”的法治原則
2 經濟領域中司法“能動主義”和社會領域中司法“自制主義”
3 社會領域中司法“能動主義”與司法“自制主義”的“拉鋸戰(zhàn)”
4 社會領域中司法“能動主義”榮耀階段與“自制主義”回潮
5 自由與權利保障的“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之間的是是非非
6 美國憲法十四修正案中的“法律正當程序”與“平等保護”原則
7 近代西方啟蒙運動以來古典自由主義理論中兩種理性主義路徑
8 “法律實證主義”與“自然法論”背后的“能動”和“自制”
下編 司法判例與自由界限
一、界定自由的司法原則
1 “明顯而即刻的危險”檢驗原則與言論表達自由的發(fā)展
2 “言論表達”與“新聞出版”不得“事前限制”的原則
3 “誹謗公法”與“誹謗私法”之間“實際惡意”的原則
4 對言論表達自由“過于寬泛與模糊限制”的不接受原則
二、界定自由的權衡困境
1 “新聞自由”與“隱私權益”的權衡困境
2 “新聞自由”與“公平審判”的權衡困境
3 “新聞自由”中“記者特權”的爭議性界定
4 “新聞自由”與“淫穢信息”的爭議性界定
三、言論表達的分類保護
1 “強迫性”言論表達的自由界限
2 “仇恨性”言論表達的自由界限
3 “商業(yè)性”言論表達的自由界限
四、權利公民的分類保護
1 公共雇員“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界限
2 校園學生“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界限
3 未成年人“新聞自由”與“淫穢信息”的界限
五、抽象自由的具體裁定
1 不同時間、地點和不同方式下“言論表達”的界限
2 (傳統(tǒng)、有限、非)公共論壇下“言論表達”的界限
3 新舊媒體平臺下的“政府管制”與“接觸權”的界限
4 “國旗保護”與象征性言論表達自由的界限與爭議
5 美國電影業(yè)從“審查”向“分級”制度的轉變
主要參考文獻
“沙利文”是誰?(代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