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與形式——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研究(Z 10-17)》是對《形而上學》Z卷后8章的一個專題的研究。本書將這8章視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認為它們處理的是實體的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問題這一相對統(tǒng)一的主題,并將這一主題進一步明確為實際上是實體與形式的關系問題,亦即,形式在實體整體中的地位問題。亞里士多德是循著“什么是實體?”這個Z卷的核心問題的線索(Z 1-3),在厘清了形式與偶性(Z 4-6)、形式與生成(Z 7-9)的關系問題之后,在實體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問題這個大的形而上學問題的背景下,就形式實體重新展開深入的研究的。由此,他首先明確了形式實體在實體整體中的首要地位,亦即,它是首要的實體(Z 10-12),然后又對形式實體作為首要的實體的單純性、統(tǒng)一性、整體性做了深入的論證,表明它不可再被分析為別的實體部分(Z 13-16),最后,通過將形式實體與實體存在的原因相關聯(lián)(Z 17),就為過渡到H卷對實體從原因 – 目的論的角度的研究準備了前提,并為Θ卷中對實體的從潛能和現實的關系出發(fā)所進行的形而上學的探討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