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胡百華先生的相識緣于一個人,那就是梁實秋先生。作為一個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研究者,在七八年的時間里,我一直對梁實秋先生保持著濃厚的研究興趣,他的各類著述文字、人格風范、情感世界都進入了我的研究視野。在學理的研究之外,我對梁實秋先生的人格風范非常敬佩,作為一個走過五四的知識分子,他的一生不激不隨,雅健通達,為中國知識界提供了一種知識結構完善、人格健全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風范。為了能夠取得研究梁實秋先生的鮮活資料,也就是書刊文字之外的感性信息,兩年前經朋友介紹,我得以結識梁實秋先生的學生胡百華先生。而在與胡先生的交談中,我們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就是梁實秋先生健全通達的人格魅力因何而成。在“《新世訓》書評”中,梁先生說:“我常常想,一個人生在世上,應該怎樣待自己?應該怎樣待人?這個問題很繁難,我想許多人根本就不想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人是隨緣肆應,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是臨時斟酌決定。我以為這是不對的。我以為我們應該心中先有一個一貫的道理,做人的道理,然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然后才有‘大德不逾閑’的把握,然后生活才有規(guī)律。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在這一方面的著述,*使我個人感興趣并且深受影響的,是叔本華的那一部Maximsand Counsels。我從這本書里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梁實秋先生所指的書就是胡百華先生所翻譯的這本《人生智慧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