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本輯論文導讀成中英(1)
第一編荀子哲學與柯雄文
序言:緬懷柯雄文先生以及與他的精神對話沈清松
作為系統(tǒng)哲學家的荀子:朝向自然、心靈與理性的有機統(tǒng)一
成中英(Chungying Cheng)
用英語講儒學:柯雄文論儒家的“自我”安樂哲(Roger TAmes)
柯雄文對儒家倫理的概念分析沈清松(Vincent Shen)
荀子及人性的本質主義思想模式莊錦章(Kimchong Chong)
中國古代哲學與修辭的歷史訴求金鵬程(Paul RGoldin)
學習儒家:學習過去賴蘊慧(Karyn LLai)
從心的角度來看荀子的道德理論譚明冉(Mingran Tan)
第二編《易經》與《易傳》
序言成中英
導言:《易經》及其傳注伍安祖(Oncho Ng)
作為中國哲學創(chuàng)造性開端的《易經》
成中英(Chungying Cheng)
卦象與制器:虞翻對《系辭》的注解
本特?尼爾森(Bent Nielsen)
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周易傳義大全》中的卜筮與道德哲學
韓子奇(Tzeki Hon)
超越融合主義之易:蕅益智旭對《易經》的佛教詮釋學
勞悅強(Yuet Keung Lo)
第三編墨子研究
序言:墨子再思考成中英
導言:重新思考《墨子》方嵐生(Franklin Perkins)
墨家與“天下之君子”丹?羅賓斯(Dan Robins)
從絕對意識到超越精神——孟子對墨家思想的繼承、批判與超越
丁為祥(Weixiang Ding)
墨家對儒家命運論之批評方嵐生(Franklin Perkins)
墨家思想與自利方克濤(Chris Fraser)
證明與論辯:論墨家的道德認識論黎輝杰(Huichieh Loy)
第四編列維納斯與中國哲學
序言:列維納斯與中國哲學成中英
上帝之知與人類之知:康德和牟宗三論智的直覺
尼古拉斯?布寧(Nicholas Bunnin)
夢見周公:范型論和《論語》艾米?奧伯丁(Amy Olberding)
“見”若圣人:早期中國在同一性與感知問題上的三種見解
米蘭達?布朗(Miranda Brown)烏費?伯格通(Uffe Bergeton)
中國文化中轉化維度的哲學探析費樂仁(Lauren FPfister)
景:一種現象學視野中的中國景觀和“情” 鄒暉(Hui Zou)
附錄
憂患與敬:早期儒家思想之起源探究王懷聿(Huaiyu Wang)
標月之指:中國佛教指涉思想的哲學分析
何建興(Chienhsing Ho)
本體論層面的阻隔?對海德格爾與亞洲語言之遭遇的系統(tǒng)性分析
馬琳(Lin Ma)
《老子》中的“有”、“無”:一個本體論的解釋
白彤東(Tongdong 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