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花映世界 儒學流變中的陽明心學/001
第一節(jié) 功夫論視閾中的陽明心學道統(tǒng)/001
一 功夫維度中的孔學分化/002
二 理學道統(tǒng)分野下的陽明心學道統(tǒng)/004
三 理學功夫分疏下的陽明心學功夫取向/011
第二節(jié) 心意之間:心學功夫進路中的陽明心學功夫/013
一 象山學的本心與“去意”功夫/013
二 陽明學的良知與“誠惡意”功夫/026
三 蕺山學的道體與“誠善意”功夫/040
第二章 人文世界 明代的儒學活動/049
第一節(jié) 宋明時代儒釋道的互動/050
一 儒學的視角/050
二 佛教的視角/052
三 道家與道教的視角/053
第二節(jié) 以陽明為中心的士人社群活動/056
一 中晚明士人講學活動的前期研究及其檢視/056
二 王陽明的講學交游及其省察/060
第三節(jié) 王陽明“以心解佛”及其詮釋學省察/072
一 是其所非的本體/072
二 非其所是的功夫/079
三 非之又非的境界/084
四 是與非的詮釋學省察/090
第三章 心體世界 良知品格與美學意蘊/096
第一節(jié) 陽明心學及其理論品格/096
一 心即理:陽明心學本體的義理內涵/097
二 陽明心學的理論品格/102
第二節(jié) 良知內涵及其二重性品格/104
一 良知的內涵/106
二 良知的二重性品格/109
第三節(jié) 良知二重性的美學意蘊/113
第四章 德美世界 道德與審美的圓融/115
第一節(jié) 道德與審美的圓融何以可能/115
一 二重性良知:道德與審美圓融的依據/116
二 德藝美合一:道德與審美圓融的途徑/118
第二節(jié) 新人文精神:德美世界的呈現/122
一 生命:理性與自由的合和/122
二 藝境:理性自由生命的綻放/125
第五章 人格世界 人格美的追求/127
第一節(jié) 謙謙君子/128
第二節(jié) 狂者胸次/131
第三節(jié) 圣人氣象/135
第六章 藝術世界 書心樂道/139
第一節(jié) 音樂美論/140
一 王陽明的音樂實踐/140
二 心為樂體的音樂本質觀/142
三 體用合一的樂教思想/145
四 樂(yuè)道合一的樂(lè)境/148
第二節(jié) 書畫美論/150
一 書畫遺存/150
二 藝道合一/153
第七章 意義世界 人從存在走出/158
第一節(jié) 明鏡之心:心體的自我呈現/159
一 “四句教”與逆覺體證的審美功夫/159
二 “磨上用功”與明鏡之心/165
第二節(jié) 心物圓融:心體對萬物的含化/167
一 道德之域的單向度構建/168
二 審美之域的雙向度構建/171
三 “類心”與意義世界/173
第三節(jié) 從“在”到“有”:境界的生成/175
第八章 審美境界 仁、誠合樂/180
第一節(jié) 仁境:陽明美學的道德價值訴求/183
一 無執(zhí)而灑落/185
二 一體之仁/189
第二節(jié) 誠境:陽明美學的意義價值取向/191
一 誠之真境/192
二 誠之神境/196
第三節(jié) 樂境:陽明美學的終極追求/199
一 中和之樂/201
二 自得之樂/203
第九章 一花耀世界 陽明美學的當代價值/205
第一節(jié) 貴族性與平民化的合一/205
一 本體層面的合一/206
二 功夫層面的合一/207
三 境界層面的圓融/210
第二節(jié) 哲學踐行的心靈之路/211
一 當代哲學踐行視閾下的陽明心學美學/211
二 心學踐行的展開向度與價值省察/214
結 語/220
參考文獻/224
后 記/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