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山水審美經驗及其美學思想的專門研究。作者從一個*新的“空間性”視角來闡釋那一時代中國人在自然審美經驗上的獨特性以及它在民族審美文化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價值。作者通過對大量歷史文獻的考察與分析,發(fā)現山水不僅是作為審美對象,而且是作為多層次的審美空間為魏晉南北朝山水審美經驗者所自覺建構。山水*先是身體化的處境空間,其次是靈性化的空間,進而是意象化的呈現空間,其空間性的審美屬性是在身體與自然的互動交往中逐步建構起來的。作者對這個復雜而獨特的建構過程進行了清晰而明確的理論描述,從而揭示出中國美學中“正位凝命”的空間意識正是在*初的山水審美經驗中孕育生成的。本書是一部具有創(chuàng)新理論視角和現代學術意識的美學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