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信仰雖源于中原,但在中國邊疆民族地區(qū)具有很大的影響。隨著漢、滿、蒙、藏文化的不斷交流,關帝信仰逐漸傳播到蒙古族地區(qū)、甘青川藏區(qū)乃至西藏各地,并以藏族傳統(tǒng)文化的面相和符號在蒙藏民族中流傳。關帝帶上風靡藏區(qū)、稀有的完美英雄——格薩爾的面具,以格薩爾的稱謂流傳至今,體現了漢、滿、蒙、藏等民族通過宗教文化這一特殊紐帶相互聯系、彼此交流的歷史本相。留存至今的拉薩帕瑪日山上的關帝廟(藏族稱之為格薩爾拉康),就是在一些藏族高僧大德的引導下,有意識地把關帝信仰轉化成格薩爾崇拜,并為廣大藏族群眾所接受的歷史見證。通過對大量的藏文文獻資料,尤其是格薩爾拉康、功德林白度母殿所藏簽文的解讀,深刻揭示了關帝信仰轉化為格薩爾崇拜的傳播歷程及其意義,提出了以北京為中心的關帝信仰向蒙藏地區(qū)的傳播途徑,及以拉薩為中心的關帝被格薩爾化的信仰向蒙古地區(qū)傳播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