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SolidWorks 2014概述 1
1.1 SolidWorks 2014的特點 1
1.2 SolidWorks 2014啟動和新建文件 2
1.2.1 SolidWorks 2014啟動 2
1.2.2 新建和保存SolidWorks 2014文件 2
1.3 SolidWorks 2014用戶界面 4
1.3.1 菜單欄 5
1.3.2 工具欄 7
1.3.3 FeatureManager設計樹 9
1.3.4 PropertyManager 9
1.3.5 ConfigurationManager 10
1.3.6 顯示窗格 11
1.3.7 任務窗格 11
1.3.8 狀態(tài)欄 12
1.3.9 CommandManager 12
1.4 SolidWorks 2014工作環(huán)境設置 13
1.4.1 設置選項 13
1.4.2 視圖的顯示 14
1.4.3 系統(tǒng)顏色和光源設置 15
1.4.4 文檔模板設定 19
1.5 綜合實例——新建零件用戶
界面設計 21
1.6 本章小結 23
1.7 思考與練習 23
第2章 草圖繪制實體 24
2.1 參考幾何體 24
2.1.1 基準面 24
2.1.2 基準軸 26
2.1.3 坐標系 27
2.1.4 參考點 28
2.2 草圖 30
2.2.1 新建草圖 30
2.2.2 在零件的面上繪制草圖 31
2.2.3 從一個草圖派生新的草圖 32
2.3 草圖繪制實體 33
2.3.1 繪制點 34
2.3.2 繪制直線 35
2.3.3 繪制矩形 36
2.3.4 繪制多邊形 38
2.3.5 繪制圓 39
2.3.6 繪制圓弧 40
2.3.7 繪制樣條曲線 42
2.3.8 繪制文字 42
2.4 綜合實例——繪制V形塊平面草圖 44
2.5 本章小結 45
2.6 思考與練習 46
第3章 草圖繪制工具 47
3.1 繪制基本的草圖實體 47
3.1.1 繪制圓角 47
3.1.2 繪制倒角 48
3.1.3 等距實體 49
3.1.4 轉換實體引用 50
3.1.5 剪裁草圖實體 51
3.1.6 延伸草圖實體 52
3.1.7 分割草圖實體 53
3.1.8 構造幾何線 54
3.1.9 鏡向草圖實體 55
3.1.10 移動、復制、旋轉和按比例縮放 57
3.1.11 草圖陣列 61
3.2 草圖的尺寸標注 64
3.2.1 尺寸格式和尺寸屬性 64
3.2.2 尺寸的標注方法 65
3.3 草圖的幾何關系 68
3.3.1 草圖的狀態(tài) 69
3.3.2 添加幾何關系 69
3.3.3 顯示和刪除幾何關系 72
3.3.4 完全定義草圖 72
3.4 綜合實例——燕尾槽平面草圖設計 75
3.5 本章小結 77
3.6 思考與練習 77
第4章 實體特征建模 79
4.1 增加材料基礎特征建模 79
4.1.1 拉伸凸臺/基體 79
4.1.2 旋轉凸臺/基體 81
4.1.3 掃描 83
4.1.4 放樣凸臺/基體 86
4.1.5 邊界凸臺/基體 88
4.2 去除材料基礎特征建模 91
4.2.1 切除-拉伸 91
4.2.2 切除-旋轉 92
4.2.3 切除-掃描 93
4.2.4 切除-放樣 95
4.2.5 切除-邊界 96
4.2.6 異形孔向導 98
4.3 編輯實體特征 99
4.3.1 圓角 99
4.3.2 倒角 101
4.3.3 筋 102
4.3.4 拔模 103
4.3.5 圓頂 104
4.3.6 抽殼 104
4.3.7 鏡向 105
4.3.8 陣列工具 106
4.4 綜合實例——建立軸承座模型 108
4.5 本章小結 114
4.6 思考與練習 114
第5章 零件特征輔助建模 116
5.1 零件特征操縱 116
5.1.1 Instant3D動態(tài)修改特征 116
5.1.2 移動和復制特征 117
5.2 編輯零件 118
5.2.1 編輯定義 118
5.2.2 特征、面和實體屬性 119
5.2.3 零件的顏色和外觀 121
5.2.4 應用、生成及編輯材料 122
5.3 控制零件 124
5.3.1 方程式 125
5.3.2 壓縮和解除壓縮特征 126
5.4 多實體零件 128
5.4.1 實體交叉 128
5.4.2 橋接 130
5.5 形變特征 133
5.5.1 自由形 133
5.5.2 變形 135
5.5.3 壓凹 137
5.5.4 彎曲 138
5.5.5 包覆 139
5.6 扣合特征 140
5.6.1 裝配凸臺 140
5.6.2 彈簧扣 142
5.6.3 彈簧扣凹槽 144
5.6.4 通風口 147
5.6.5 唇緣/凹槽 149
5.7 綜合實例——法蘭盤零件建模和編輯操作 150
5.8 本章小結 155
5.9 思考與練習 155
第6章 曲線曲面特征建模 156
6.1 曲線工具 156
6.1.1 分割線 156
6.1.2 投影曲線 158
6.1.3 組合曲線 160
6.1.4 通過XYZ點的曲線 160
6.1.5 通過參考點的曲線 161
6.1.6 螺旋線/窩狀線 163
6.2 曲面特征 164
6.2.1 曲面-拉伸 164
6.2.2 曲面-旋轉 166
6.2.3 曲面-掃描 167
6.2.4 曲面-放樣 169
6.2.5 等距曲面 171
6.2.6 延展曲面 172
6.2.7 邊界曲面 173
6.2.8 平面區(qū)域 175
6.3 面控制 175
6.3.1 延伸曲面 176
6.3.2 圓角曲面 177
6.3.3 縫合曲面 178
6.3.4 中面 179
6.3.5 填充曲面 181
6.3.6 剪裁曲面 182
6.3.7 解除裁剪曲面 183
6.3.8 刪除面 184
6.3.9 替換面 185
6.4 綜合實例—裝飾瓶建模 186
6.5 本章小結 192
6.6 思考與練習 192
第7章 裝配體 194
7.1 裝配體設計 194
7.1.1 裝配體中的FeatureManager設計樹 194
7.1.2 裝配設計方法 195
7.2 裝配體中基本零部件操作 199
7.2.1 在裝配體中添加零部件 199
7.2.2 從裝配體中刪除零部件 199
7.2.3 移動零部件 200
7.2.4 旋轉零部件 201
7.2.5 固定零部件 203
7.2.6 零部件添加和刪除配合 204
7.2.7 在裝配體中編輯零件 209
7.3 裝配體檢查 211
7.3.1 裝配體干涉檢查 211
7.3.2 裝配體中的碰撞檢查 213
7.4 控制裝配體的顯示和外觀 215
7.4.1 控制零部件的顯示 215
7.4.2 更改零部件外觀 216
7.4.3 裝配體中的顯示狀態(tài) 218
7.5 爆炸視圖 218
7.5.1 生成爆炸視圖 218
7.5.2 編輯爆炸步驟 221
7.5.3 添加爆炸直線 221
7.6 綜合實例—深溝球軸承裝配體設計 223
7.7 本章小結 230
7.8 思考與練習 231
第8章 工程圖 232
8.1 工程圖概述 232
8.1.1 為工程圖文檔設定選項 232
8.1.2 自定義圖紙格式 234
8.1.3 建立工程圖文件 236
8.2 創(chuàng)建工程視圖 236
8.2.1 標準三視圖 236
8.2.2 模型視圖 237
8.2.3 相對視圖 240
8.2.4 預定義視圖 242
8.2.5 空白視圖 242
8.2.6 投影視圖 242
8.2.7 輔助視圖 243
8.2.8 局部視圖 245
8.2.9 裁剪視圖 246
8.2.10 斷開的剖視圖 247
8.2.11 斷裂視圖 248
8.2.12 剖面視圖 249
8.3 操縱工程視圖 251
8.3.1 更新視圖 251
8.3.2 對齊視圖 251
8.3.3 旋轉視圖 252
8.3.4 移動工程視圖 253
8.4 工程圖標注 253
8.4.1 尺寸標注 253
8.4.2 注解標注 256
8.5 打印工程圖 258
8.6 綜合實例—階梯軸工程圖設計 260
8.7 本章小結 268
8.8 思考與練習 268
第9章 幾種典型機械零件設計 270
9.1 軸類零件的設計 270
9.1.1 軸類零件的特點和功用 270
9.1.2 軸類零件的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法 270
9.2 彈簧的設計 277
9.2.1 彈簧的特點和功用 277
9.2.2 壓縮彈簧的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法 277
9.3 齒輪的設計 285
9.3.1 齒輪的特點和功用 285
9.3.2 齒輪的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法 285
9.4 帶輪的設計 291
9.4.1 帶輪的特點和功用 291
9.4.2 帶輪的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法 292
9.5 本章小結 297
9.6 思考與練習 297
第10章 裝配體和工程圖設計 298
10.1 齒輪泵的設計 298
10.1.1 齒輪泵的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法 298
10.1.2 齒輪泵裝配體的設計 298
10.1.3 生成和編輯齒輪泵爆炸視圖 313
10.2 齒輪泵的工程圖設計 315
10.3 本章小結 318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