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基礎醫(yī)學放大胃鏡(翻譯版)

放大胃鏡(翻譯版)

放大胃鏡(翻譯版)

定 價:¥130.00

作 者: (日)尾建史 原著,楊愛明,姚方 譯
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醫(yī)技學 醫(yī)學 影像學

ISBN: 9787117207775 出版時間: 2015-09-01 包裝: 精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19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八尾建史編著的《放大胃鏡(精)》介紹放大胃鏡的原理、操作規(guī)范要點及相關技術在胃內不同疾病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介紹各類疾病的放大胃鏡下特點及早期胃癌診斷標準,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圖片及說明,內容翔實,圖文并茂,易于理解及接受。是從事放大胃鏡操作者不可多得的經(jīng)典書籍。

作者簡介

暫缺《放大胃鏡(翻譯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解讀放大內鏡(ME)檢查結果的基本原則:血管(V)和表面結構(S)分型系統(tǒng)
  1.1 解讀放大內鏡檢查結果的基本原則
  1.2 采用VS分型系統(tǒng)的原因
  1.3 基于解剖結構建立一個新的診斷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2 放大內鏡觀察胃內微血管構造
  說明
  2.1 上消化道放大內鏡
  2.2 電子內鏡系統(tǒng)的設置:影像處理器的設置和中控部分中用戶可選擇切換鈕的設置
    2.2.1 結構強調功能和窄帶成像(NBI)
    2.2.2 合適的血紅蛋白指數(shù)(IHb)、色彩強調功能和白光成像(WLI)
    2.2.3 中控部分中用戶可選擇切換鈕的設置
  2.3 柔軟黑帽的使用
    2.3.1 為什么在ME檢查過程中需要在內鏡先端安裝黑帽?
    2.3.2 為什么選擇柔軟的黑帽?
    2.3.3 內鏡操作前的檢查
  2.4 內鏡操作技巧(1):從非放大模式切換到放大內鏡觀察
    2.4.1 檢查前用藥
    2.4.2 內鏡檢查
    2.4.3 根據(jù)檢查目的對胃黏膜進行ME觀察
  2.5 內鏡操作技巧(2):應用黑帽對胃不同部位進行檢查的方法
    2.5.1 小彎側從胃底到胃體
    2.5.2 胃角小彎側
    2.5.3 胃體大彎側
  2.6 水浸沒法
  參考文獻
3 電子內鏡系統(tǒng)的放大倍數(shù)和分辨率
  3.1 放大倍數(shù)的定義
  3.2 *大放大倍數(shù)的定義
  3.3 分辨率的定義
  3.4 分辨率的測量和表示方法
  3.5 水平和垂直分辨率
  3.6 *大分辨率的定義
  3.7 放大內鏡(ME)、放大倍數(shù)及分辨率的定義
  3.8 總結:需要強調的要點
  參考文獻
4 正常胃黏膜在放大內鏡(ME)下的表現(xiàn)
  說明
  4.1 胃體與胃底黏膜
    4.1.1 微血管構造(V)
    4.1.2 表面微結構(S)
    4.1.3 病理依據(jù)
  4.2 胃竇
    4.2.1 微血管構造(V)
    4.2.2 表面微結構(S)
    4.2.3 病理依據(jù)
  參考文獻
5 慢性胃炎:放大內鏡(ME)下的胃黏膜形態(tài)
  說明
  5.1 Yagi分型(2002)
  5.2 Nakagawa分型(2003)
  5.3 作者本人的研究(2007)
  5.4 討論及未來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6 放大內鏡(ME)下早期胃癌的微血管構造特征及臨床應用
  說明
  6.1 早期胃癌的微血管構造特點
    6.1.1 分化型(腸型)胃癌-
    6.1.2 未分化(彌漫型)胃癌
  6.2 放大內鏡觀察下微血管構造特點的臨床應用
  6.3 癌與非癌病變的鑒別診斷:局灶性胃炎與Ⅱb或微?、騝型胃癌的鑒別
  總結
  說明
    6.3.1 背景:非放大內鏡的局限性
    6.3.2 一項前瞻性臨床研究的意義和局限性
  6.4 應用ME篩查微小病變時檢查與鑒別診斷要點
    6.4.1 哪些病變以及何時需要放大觀察
    6.4.2 靠近病灶并同時增加放大倍數(shù)
    6.4.3 評估微血管構造的流程
    6.4.4 *大倍數(shù)放大時如何正確對焦
    6.4.5 當主動脈搏動及呼吸干擾觀察時
  6.5 內鏡篩查時癌與非癌病變鑒別診斷的實例
    6.5.1 病例1
    6.5.2 病例2
……
7 放大內鏡結合窄帶成像(NBI)的原理
8 放大內鏡結合窄帶成像觀察到的胃內微細解剖結構:應用窄帶成像觀察到的腺上皮微細解剖結構及其成像原理
9 推薦應用的血管和表面結構(Vs)分型系統(tǒng):放大內鏡結合窄帶成像(M-NBI)檢查結果的解讀原則
10 亮藍嵴(LBC)和白色不透明物質(WOS)
11 放大內鏡結合窄帶成像(M-NBI)在胃內的臨床應用
12 血管聯(lián)合表面結構(VS)分型系統(tǒng)在早期胃癌診斷中的應用
13 按巴黎大體分型的不同胃上皮腫瘤(早期胃癌與腺瘤)在放大內鏡結合窄帶成像(M-NBI)下表現(xiàn)的分析和解讀
14 放大內鏡結合窄帶成像(M-NBI)在早期胃癌診斷中新的用途和優(yōu)勢:臨床價值、局限性和不同難度病例術前確定腫瘤邊界的臨床策略
作者說明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