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中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史:1815-1874(增訂新版)

中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史:1815-1874(增訂新版)

中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史:1815-1874(增訂新版)

定 價:¥96.00

作 者: [新加坡] 卓南生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學術文庫8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162682 出版時間: 2015-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48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史:1815-1874(增訂新版)》追溯中文近代報刊的起源和發(fā)展軌跡,挖掘了大量散佚于英、美、日和香港等地珍貴的報刊原件、翻版和抄本,去偽存真,糾正了自1927年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問世以來,報史專著不少錯誤的記載和“定論”。內容論及1815-1874年60年間中文報刊的變化,清晰地勾勒了中國近代報業(yè)萌芽與成長期的特征,為這一領域的補白之作。本增訂新版添加了作者卓南生十余年來與兩岸三地學者交流的經驗與心得:“我對中國近代新聞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和體會”的長篇自序,并增錄了作者對新發(fā)掘的《香港華字日報》早期大量原件解讀的篇章。

作者簡介

  卓南生,1942年生于新加坡。早年在新加坡南洋大學受教育。1966年負笈東瀛攻讀新聞學,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新聞系,后獲得立教大學社會學(主修新聞學)博士。1973年回返新加坡任《星洲日報》社論委員后,就一直參與主持筆政。1987年奉派赴日創(chuàng)設《南洋·星洲聯合早報》東京特哌員辦事處。1989年至1992年,應聘為東京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F任日本京都龍谷大學國際文化學院教授、《聯合早報》特約評論員。自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開始,作者就與中國學術界有密切的交流,近年來更常到各大學講學,曾任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客座教授。主要中文著作有:《日報的亂象與真相——從安倍到安倍》、《卓南生日本時論文集》(全三卷)、《日本的亞洲報道與亞洲外交》、《中日關系出了什么問題》(合著)、《中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史:1815~1874》、《日本告別戰(zhàn)后——新亞太格局與日本的輿論導向》、、《大國夢與盟主論-總保守化的日本政治與外交》、《日本政治評論二十年》、《漢城20年風云錄》、《日本的政治斗爭》、《國際問題縱橫談》、《從東南亞看日本-一個報人的觀察與體驗》、《從星洲日報看星洲五十年》(編)。主要日文著作有:《日、中、韓的戰(zhàn)后媒介史》(合著)、《現代國家與移民勞工》(合著)、《高度信息社會的傳播》(合著)、《東亞新聞事業(yè)論》、《日本的亞洲報道與亞洲論》、《東亞與日本社會》(合著)、《現代國家與移民勞工》(合著)、《高度信息社會的傳播》(合著)、《中國近代新聞成立史1815-1874》、《圍墻里的日本國際化》、《現代的鎖國——從亞洲看到的日本真相》(近日出版)。

圖書目錄

增訂新版自序——我對中國近代新聞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和體會
簡體字版(增訂版)序言
繁體字版自序
日文版原序
第1章 緒論
第2章 十九世紀初期中文報刊誕生背景
一、中外關系的特征
二、基督教新教對華的拓教活動
三、馬禮遜與東印度公司的合作關系
四、清朝的禁教政策及來自天主教的阻礙
第3章 基督教在馬六甲的傳播和《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的誕生
一、馬六甲傳教的開始與中文報刊的發(fā)行
二、《察世俗》的內容與特征
第4章 鴉片戰(zhàn)爭前的中文報刊——著重探討《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
一、《特選撮要每月紀傳》(1823~1826年)
二、《天下新聞》(1828~829年)
三、《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1833~1835年,1837~1838年)
四、《各國消息》(1838~?年)
五、結論
第5章 香港最早的中文報刊——《遐邇貫珍》(1853~1856年)
一、鴉片戰(zhàn)爭后新教傳教根據地的轉移
二、編者及該刊創(chuàng)辦與停刊的經過
三、《遐邇貫珍》的特征與內容
四、結論
第6章 上海最早的中文報刊——《六合叢談》(1857~1858年)
一、與《遐邇貫珍》的相似點
二、發(fā)行宗旨與版面安排
三、新聞報道的態(tài)度
四、結論
第7章 中國最早的中文日報——《香港中外新報》及其前身《香港船頭貨價紙》
一、新史料的發(fā)掘與新學說
二、《香港船頭貨價紙》創(chuàng)刊背景及該報與《孑子剌報》的關系與特征
三、《香港船頭貨價紙》的內容與特色
四、結論
第8章 以華人主持為號召的中文日報——《香港華字日報》及其前身《中外新聞七日報》
一、《香港華字日報》創(chuàng)刊年號的考證
二、《中外新聞七日報》的特征與內容
三、結論
第9章 中國人自辦成功的最早中文日報——《循環(huán)日報》
一、王韜的生平
二、以“華人資本、華人操權”為標榜
三、王韜的辦報哲學
四、《循環(huán)日報》的版面及其特征
五、評論立場
六、結論
第10章 總結
一、宗教月刊時期(1815~1858年)
二、“新報”的萌芽期與成長期(1857~1874年)
(增訂新版)補章《香港華字日報》創(chuàng)刊初期大量原件(1872~1874年)的發(fā)掘與意義
日文版后記
附錄I 早期主要中文報刊一覽表(1815~1874年)
附錄Ⅱ 早期主要中文報刊序文及重要啟事(影印件)
參考書目及文獻
索引
簡體字版(增訂版)附錄
I 新加坡人對中國報業(yè)史研究的新突破——喜讀卓南生的《中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史》
Ⅱ 新聞傳播史研究的“誘惑”與“陷阱”——與中國青年談治史的苦與樂
Ⅲ 《香港船頭貨價紙》(1859年)影印件(79份)
簡體字版(增訂版)后記
簡體字版(增訂新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