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交通志(套裝上中下冊)》編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嚴格遵循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力求全面、科學、客觀地記述全省公路交通和水運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與現狀,探求其發(fā)展規(guī)律,為實現全省交通事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提供有益借鑒。2.《山西交通志(套裝上中下冊)》堅持實事求是和質量*一的原則,存真求實,確保質量,全面、系統(tǒng)、客觀地反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省交通系統(tǒng)各部門、各單位貫徹改革開放政策,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的歷程,記載其歷史經驗和輝煌業(yè)績。3.《山西交通志(套裝上中下冊)》堅持“存史、資政、育人”宗旨,力求做到時代性、科學性、準確性有機統(tǒng)一,為全省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服務,為構建和諧交通服務。4.《山西交通志(套裝上中下冊)》力求重點突出,結構合理;詳略得當,文字精煉;表述準確,數字翔實;層次分明,要素齊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5.《山西交通志(套裝上中下冊)》按照志書體例和全省交通建設特點,橫分門類,縱寫史實,以志為主,記、傳、圖(包括照片)、表、錄為輔,力求圖文并茂。6.《山西交通志(套裝上中下冊)》原則上設篇、章、節(jié)、目四個層次,目之下設或不設子目依據具體情況確定;力求做到分類合理,邏輯清晰,層次分明。7.《山西交通志(套裝上中下冊)》正文時間上限大體為1978年1月1日,個別事項如有必要,可追溯事物發(fā)端;下限為2006年12月31日,個別公路重點工程為了完整反映,記述至結束;大事記采用編年體和記事本末體相結合的寫法,下限為2009年1月31日。8.《山西交通志(套裝上中下冊)》所引用的各種機構、部門及會議、文件、公路路線名稱,在行文中首次出現時,皆用全稱,行文中根據語言環(huán)境酌用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