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頤和園的景觀結構及其歷史變遷
頤和園的發(fā)展史
一、清漪園之前的建置
全代
元代
明代
二、清漪園時期
三、頤和園時期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至現在
頤和園景觀結構分析
一、宮廷區(qū)
宮廷朝政區(qū)
寢宮生活區(qū)
二、萬壽山前山與前湖景區(qū)
萬壽山前山區(qū)
(1)前山區(qū)縱橫主體建筑群
(2)萬壽山前山東端
(3)萬壽山前山西端
前湖景區(qū)
(1)前湖中部
(2)西堤以東
(3)西堤以西
三、萬壽山后山與后湖景區(qū)
萬壽山后山景區(qū)
(1)萬壽山后山中部
(2)萬壽山后山東端
(3)萬壽山后山西端
后湖景區(qū)
第二章 頤和園的審美藝術特點
因地制宜
一、全園范圍內的因地制宜
二、局部景點中的因地制宜
巧于借景
一、頤和園在整體上的借景
園外借景
園內借景
二、園中之園的借景
名景模擬
一、清漪園昆明湖與杭州西湖
二、佛香閣與杭州開化寺六和塔
三、須彌靈境與承德普寧寺、西藏桑耶寺
四、惠山園與無錫寄暢園
五、羅漢堂與杭州靈隱寺、凈慈寺
六、鳳凰礅與無錫黃埠墩
山林氣象
一、人工與天工的結合
頤和園的假山
頤和園的古樹
敞朗軒快
一、俯仰宇宙
二、小中見大
虛靈意味
一、四時之景
二、虛景之美
曲折有致
生命的節(jié)奏
第三章 頤和園文化象征的內涵
頤和園與道家
一、道的體現與自由自在的藝術精神
二、寓意象征
頤和園與儒家
一、儒家思想的影響
君子比德
樂而不淫
突出秩序感
二、易學的影響
頤和園與佛家
一、淡淡的佛香
二、一花一世界
三、佛家色彩的減少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一、頤和園的匾聯
二、乾隆皇帝泳清漪園風景詩選輯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