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電離輻射概述
1.1輻射的概念和種類
1.2放射性
1.3電離輻射的來源
1.4電離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第2章電離輻射防護領域中常用的量和單位
2.1基本量和單位
2.2防護量和單位
2.3監(jiān)測實用量和單位
2.4外照射劑量的計算
2.5內照射劑量的估算
第3章電離輻射的生物效應
3.1確定性效應(有害的組織反應)
3.2隨機性效應
3.3其他輻射效應
3.4電離輻射生物效應的影響因素
3.5關于電離輻射健康效應的概述
第4章電離輻射生物效應的分子基礎
4.1概述
4.2靶學說和靶分子
4.3信號轉導和基因誘導
4.4小劑量電離輻射生物效應的研究進展
第5章放射損傷與醫(yī)學處理
5.1急性放射病與醫(yī)學處理
5.2慢性放射病與醫(yī)學處理
5.3皮膚放射損傷與醫(yī)學處理
第6章放射生物劑量估算
6.1生物劑量學基本概念
6.2生物劑量計指標的分類和評價
6.3常用生物劑量計方法學
第7章放射性核素的健康危害與醫(yī)學處置
7.1放射性核素毒理學
7.2有應用意義的常見放射性核素
7.3放射性核素內污染的醫(yī)學處理
7.4常用核素的促排
第8章輻射測量方法
8.1概述
8.2環(huán)境輻射測量
8.3場所輻射劑量測量
8.4個人劑量測量
8.5表面污染測量
第9章輻射防護基礎
9.1輻射防護的基本原則
9.2我國現(xiàn)行輻射防護的基本劑量限值
9.3外照射和內照射防護措施
9.4放射診療的輻射防護
9.5其他核技術應用的輻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