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物理學氣液攪拌釜γ-CT測量、成像與模擬

氣液攪拌釜γ-CT測量、成像與模擬

氣液攪拌釜γ-CT測量、成像與模擬

定 價:¥48.00

作 者: 劉躍進,韓路長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209351 出版時間: 2014-09-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54 字數:  

內容簡介

  氣液攪拌釜普遍應用于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制藥、冶金、能源、環(huán)境等領域。釜中氣體的分散狀況直接決定著氣液界面?zhèn)髻|、傳熱與反應的效率。γCT測量具有非接觸、對流場無擾,可測鋼制容器里不透明、高濃度、高溫、高壓體系,能一次性360°掃描得到二維全流場氣含率斷面分布,測量結果精確等優(yōu)點。本書主要介紹γ射線及其探測、γCT裝置與測量線路均一化、γCT數字圖像重建、γCT測量Rushton氣液攪拌釜氣含率斷面分布、Rushton氣液攪拌釜氣穴結構及近槳區(qū)氣含率分布、Rushton氣液攪拌釜氣含率斷面分布的CFD模擬等內容。 本書內容涉及物理γ射線、射線與電子信號探測及加工處理、CT掃描、計算機數字成像、多相流CFD模擬等學科專業(yè),既具有一定的學術理論深度,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本書可供化工多相流測量與模擬,工業(yè)或醫(yī)學γCT、信號處理與數字成像等相關學科的科研、教學或相關技術人員參閱,也可為工業(yè)氣液攪拌釜的設計與操作提供參考依據。

作者簡介

暫缺《氣液攪拌釜γ-CT測量、成像與模擬》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1
11研究背景、意義與目的
12侵入式探頭點測量技術
121電導探頭
122光纖探頭
123超聲探頭
124傳熱探頭
125光電毛細管探頭
13非侵入或非接觸式CT測量技術
131電阻CT
132電容CT
133射線CT
14其他測量方法
141激光多普勒測量
142基于差壓波動測量
143基于圖像識別測量
15γCT測量氣含率及其分布研究進展
16Rushton氣液攪拌釜氣含率斷面分布模擬計算進展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2章γ射線及其探測21
21γ射線概述
22γ射線的性質
221γ射線基本性質
222γ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23γ射線衰減規(guī)律
23γ源的選擇
231選擇原則
232原因分析
24輻射安全
241γ射線對人體的危害
242人體接受輻射的途徑
243輻射防護
25探測器的種類與選擇
26NaI(Tl)閃爍探測器的單元結構及原理
261閃爍體
262光電倍增管
263前置放大器
264線性脈沖放大器
265單(多)道脈沖分析器
27NaI(Tl)閃爍探測器的性能指標
271能量分辨率
272能量的線性
273探測效率
28NaI(Tl)閃爍探測器探測電子流仿真模型
29137Cs γ射線能譜圖
210NaI(Tl)閃爍探測器的應用進展
211NaI(Tl)閃爍探測器探測137Cs γ射線
2111探測過程
2112探測數據
2113數據處理與分析討論
2114結論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3章γCT裝置與測量線路均一化55
31γCT裝置
311γ射線源
312探測器掃描方式
313γ射線信號處理
314γCT裝置
32多探測線路均一化
321實驗步驟
322調整過程
323分析與討論
324甄別器能量閾值設置
325多探測線路均一化與光子數響應模型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4章γCT數字圖像重建71
41CT圖像重建的數學基礎
411坐標系轉換
412Radon變換及逆變換
413傅里葉切片定理
42CT重建算法概述
43反投影算法
431濾波反投影算法
432傅里葉變換重建算法
44代數迭代算法
441代數重建算法
442聯(lián)合代數重建算法
443乘型代數重建算法
444迭代重建算法
45EM算法
451泊松分布與二項分布
452EM算法原理與公式推導
46EM算法CT成像實現與檢驗
47攪拌釜氣含率斷面分布的CT掃描
471氣含率斷面分布的計算公式
472氣含率斷面分布的CT掃描圖像
473氣含率斷面分布的徑向周均氣含率曲線
474CT測量重復性驗證
475結論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第5章γCT測量Rushton氣液攪拌釜氣含率斷面分布90
51Rushton氣液攪拌釜
511攪拌釜結構尺寸
512圓環(huán)氣體分布器
513攪拌槳
52三種氣液分散狀態(tài)與臨界攪拌速度
521三種氣液分散狀態(tài)與流動區(qū)域
522臨界攪拌速度的確定
53CT掃描實驗設計
531氣含率分布的影響因素
532掃描位置
533實驗條件
54CT掃描測量3/4靜液高處斷面徑向氣含率分布
541不同臨界狀態(tài)
542不同通氣量下攪拌轉速的影響
543同一攪拌轉速下不同通氣量的影響
544氣體分布器開孔狀況的影響
545攪拌槳安裝高度的影響
546攪拌槳型的影響
55CT掃描不同靜液高處徑向氣含率分布
551攪拌槳上方空間
552攪拌槳下方空間
56結論
參考文獻
第6章Rushton氣液攪拌釜氣穴結構及近槳區(qū)氣含率分布112
61氣穴結構與流態(tài)區(qū)域
611氣穴形成
612氣穴結構
613流態(tài)區(qū)域
614CT掃描
62近槳區(qū)氣含率分布
621氣含率的軸向分布
622氣含率的徑向分布
63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Rushton氣液攪拌釜氣含率斷面分布的CFD模擬120
71引言
72雙流體模型
73相間作用力
731曳力
732附加質量力
733液相湍動
74群體平衡模型
741模型描述
742氣泡破裂模型
743氣泡聚并模型
75模擬計算
751Fluent軟件平臺
752模擬計算過程和步驟
76模擬結果與討論
761通氣量944L/min
762通氣量1888L/min
763通氣量2832L/min
764結論
符號說明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