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chuàng)作類金簽獎”得獎作品。生命科學輕松入門,講述有趣的動物、植物和細菌的性知識!剛剛步入性成熟階段的生物,包括人類的青少年男女,有時候會苦于性的欲火。這是生物界的自然現象:只要是有活躍性腺的動物,就會有情欲,不管是鳥、是魚,還是人。于是,我們不免要問,要繁衍,就一定要有性嗎?其實不然,有些生物,如線蟲可以自體受精;還有科莫多巨蜥和雙髻鯊,國外曾有多個處女生殖的案例!在本書中,作者不討論人類性事,而是介紹各種有趣的生物“性”知識。比如,蜜蜂的命運隨著性別差異有很大的不同,蜂后瘋狂產卵,工蜂(也是雌蜂)終日操勞,雄蜂不是等著交配就是等死。而造成階級差異的,就是它們的性基因。更稀奇的例子還比比皆是,如蚜蟲,居然在出生之前,就已經“珠胎暗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還有,居然有一種紅鮭的性腺發(fā)育會受溫度變動的影響,而發(fā)生雄魚變性的情況。看完有趣的例子,作者也介紹了主導人的性別的性染色體X和Y、荷爾蒙與大腦的關系,以及:基因是否可以決定人的性取向?同性戀是否是基因所致?還有,一個因意外而失去性器官的小男孩,成為“教養(yǎng)會改變性別意識”理論的實驗對象,從小被教養(yǎng)成女孩,以至他和雙胞胎弟弟的人生從此大相徑庭。性,不性,當真大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