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令我們敬慕的文化大師們已經遠去,但他們在歷史的長河里,文字使他們的風骨得以珍存。書中曾記錄過那樣一個時代,仿佛被人塞滿了深秋的落葉,無人清掃,幾經風霜,輕輕一觸就一地細碎,風雨飄搖中等待黎明的到來。書中亦曾有過這樣一個時代,悠悠長水,百家爭鳴,一眾大師們以筆為戎、譬道天下,堅定地站立在黎明的前夜,如青山,如大海,給時代以安慰。大師們的風骨使得那個時代總有一些東西永世長存。大師們的世界不大,彼此都可在對方的筆下看到各自的影子。同一輪明月之下,他們志同道合,閑時烹茶煮酒論議平生事,深夜則在挑燈寫文。那個大浪淘沙的年代,他們之中,當然也有人滿身才學從海外的風雨中歸來,授書解惑。大師們除了寫彼此,他們會寫自己一生的跌宕命運,也會寫那些平凡生活里的人物,因為大師們都懂得,即使他們只是一個普通的過客,身上也會有時代的烙印,值得自己記于筆下。他們一直都在追隨著那個大時代的腳步,做著應做之事,關心著身邊普通人的生活,因為他們懂得,只有回歸*真實的生活,才會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大師們在時光的洪流中擎著*單純的熱忱一路走過,他們的眼中有*敬重的老師、*真摯的好友和*樸實的普通人。他們是*清醒的一群人,文章里也有自己反思的樣子,無論順境逆境,都付諸筆下,瀟灑揮毫,記下自己一生的瑣事。愿隔山隔海,《民國有月正清圓》到達你手里的時候,你可以看到關于民國大師們譬道天下的骨氣與通曉古今的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