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論 1
11 項目進度管理 1
12 為什么要進行進度管理 2
13 概述 2
14 目的 3
15 適用范圍 5
第 2 章 進度模型的原理和概念 7
21 概述 7
22 進度計劃編制方法 9
221 關鍵路徑法 9
222 緊前關系繪圖法 12
223 關鍵鏈法 12
23 進度計劃編制技術 15
231 滾動式規(guī)劃 15
232 敏捷技術 16
233 計劃評審技術 16
234 蒙特卡洛模擬 16
24 進度計劃編制工具 17
25 進度模型 18
26 進度模型實例和視圖 18
第 3 章 進度模型良好實踐概述 21
31 進度模型管理 21
311 進度數據管理計劃 22
312 進度模型管理計劃 23
32 進度模型創(chuàng)建 26
321 創(chuàng)建進度模型基準 27
33 進度模型維護 32
331 收集實際情況和剩余工作 33
332 根據實際情況更新進度模型 33
333 對比和解決任何偏差 34
334 根據批準的變更更新進度模型 34
335 更新基準進度模型 34
336 溝通 34
337 維護記錄 34
34 進度模型分析 35
341 關鍵路徑和關鍵活動 35
342 總浮動時間和自由浮動時間 35
343 支持型活動 36
344 活動持續(xù)時間的概率分布 36
345 進度風險 37
346 日期約束 37
347 開放式活動 37
348 失序邏輯 37
349 提前量和滯后量 38
3410 開始到完成關系 38
3411 與匯總活動的雙向鏈接 39
35 溝通和報告 39
第 4 章 進度模型組件 41
41 如何使用組件清單 41
411 組件名 42
412 必要的、有條件的或可選的使用 42
413 手工或計算 42
414 數據格式 42
415 行為 42
416 良好實踐 43
417 條件注釋/相關組件 43
418 定義 43
42 按類型排列的組件清單 43
43 組件詳細清單 45
第 5 章 一致性指數 77
51 一致性概述 77
511 組件的分類 77
512 組件的使用 78
513 一致性評估 79
52 一致性評估過程 79
參考書目 83
附錄 A 項目管理協(xié)會實踐標準指南 85
A1 介紹 85
附錄 B PMI 進度管理實踐標準的演進 87
B1 前期工作 87
B2 初期工作 88
B21 資質 88
B22 地區(qū) 88
B23 市場 88
B24 應用 88
B3 征集和共識 90
附錄 C 《進度管理實踐標準》的貢獻者和審閱者 91
C1 核心委員會 91
C2 重要貢獻者 91
C3 征求意見稿的審閱者和貢獻者 92
C4 其他貢獻者 93
C5 PMI 標準會員顧問小組(MAG) 93
C6 工作人員 94
C7 《進度管理實踐標準》(第 2 版)中文翻譯者 94
附錄 D 一致性評估評分表 95
附錄 E 一致性評估工作表 101
術語表 107
常見縮寫和術語 107
術語和定義(按英文排序) 110
術語和定義(按中文排序) 136
索引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