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明清地域社會變遷中的廣東鄉(xiāng)村婦女研究(套裝全2冊)

明清地域社會變遷中的廣東鄉(xiāng)村婦女研究(套裝全2冊)

明清地域社會變遷中的廣東鄉(xiāng)村婦女研究(套裝全2冊)

定 價:¥128.00

作 者: 劉正剛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羊城學術文庫·文史哲系列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9794517 出版時間: 2016-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612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相對系統、完整而深入地研究廣東傳統社會婦女史的學術專著。書中運用大量的案牘、契約文書、地方志、檔案、族譜、碑刻、筆記文集、報刊等歷史文獻,以婦女史和鄉(xiāng)村社會史相結合的學術視野,將婦女置于明清廣東社會經濟發(fā)展、貿易國際化、文化傳統的國家化、士大夫化等大背景中,揭示她們的生存狀態(tài)、社會角色與社會地位等演變,為理解和認識明清區(qū)域社會變遷提供了新視角。

作者簡介

  劉正剛,男,1965年11月生,安徽定遠人,歷史學博士。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學科學術帶頭人。先后就讀于安徽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分別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3年7月至l994年10月,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工作。1994年11月至今在暨南大學工作。l997年破格晉升教授。2003年任歷史學博士生導師。2010年9月任職于暨南大學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2011年12月任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長。曾受聘為四川客家研究中心顧問、中山大學發(fā)展研究院研究員、西藏自治區(qū)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客家學專業(yè)學術顧問、廣東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學術研究興趣主要有:明清史、中國女性史、歷史文獻學。

圖書目錄

上 冊
第一章 明以前嶺南鄉(xiāng)村婦女的強勢形象
一 龍母傳說時期的嶺南社會
二 嶺南婦女的剽悍形象
三 好巫環(huán)境下的嶺南女性
四 “婦人強男子弱”的性別結構
五 士大夫建構嶺南女性正統形象
第二章 明代珠三角地區(qū)訴訟中的女性研究:以案牘為例
一 女性對父家、夫家的財產繼承
二 婦女擁有對繼嗣的選擇權
三 女性在各種紛爭中的行為
四 訴訟案件反映的女性貞節(jié)觀
五 珠三角重商風氣下的好訟
第三章 清代鄉(xiāng)村婦女的權利與地位:以契約文書為例
一 珠三角地區(qū)寡婦在契約文書中的角色
二 潮汕地區(qū)寡婦在契約文書中的權利與地位
三 客家山區(qū)女性在買賣契約中的角色
四 妻子在田地買賣契約中的角色
五 混合型家庭女性參與的土地買賣
第四章 明清仕宦形塑的女性形象:基于地方志考察
一 女性姓名權與婚姻之關系
二 未婚女守節(jié)與行孝及其影響
三 孀婦守節(jié)的兩難選擇
四 寡婦改嫁流行及其背后的利益之爭
五 鄉(xiāng)村婦女的日常生活
六 鄉(xiāng)村女性的讀書識字
下 冊
第五章 明清家族建構的女性形象:以族譜為中心
一 女性婚姻的地域圈考察
二 族譜所反映的女性智勇雙全形象
三 族譜對女性婚嫁態(tài)度不一
四 倡導女性節(jié)烈以尋求社會資源
五 對女性讀書識字的贊許
六 太婆崇拜凸顯女性在家族的地位
第六章 清代鄉(xiāng)村婦女生活實態(tài)之考察:以檔案為例
一 婦女田野樵薪之勞作
二 女性結伙犯罪之考察
三 婦女在田地等糾紛中的暴力現象
四 婦女在家庭矛盾中的潑辣形象
五 鄉(xiāng)村婦女的婚外情及其貞節(jié)觀
六 鄉(xiāng)村婦女參與商業(yè)貿易
第七章 明清廟會中的女性:以碑刻為例
一 女性祭拜神靈的習俗
二 南漢至明代女性捐施寺廟
三 清前期女性捐施廟宇的多樣化
四 開埠后女性助金的活躍
五 港澳及海外華人女性的助金
第八章 晚清鄉(xiāng)村婦女的職業(yè)取向
一 珠三角地區(qū)繅絲廠中的女工
二 城市家政服務業(yè)中的女傭
三 女傭市場和團體的出現
四 走出國門“打洋工”的女性
五 新式職業(yè)女性觀念的變化
結 語
參考文獻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