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1938年9月11日生于英國倫敦,曾就讀于伊頓公學、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新左派理論家,被譽為“不列顛杰出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國際左翼核心期刊”《新左翼評論》(New Left Review)雜志主編(1962—1982年,2000—2003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與社會學教授。著名政治學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是他的哥哥。著有《從古代到封建主義的過渡》(Passages From Antiquity to Feudalism,1974)、《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Lineages of the Absolutist State,1974)、《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討》(Considerations on Western Marxism,1976)、《英國馬克思主義的內(nèi)部爭論》(Arguments within English Marxism,1980)、《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In the Track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1983)、《英國的問題》(English Questions,1992)、《交鋒地帶》(A Zone of Engagement,1992)、《后現(xiàn)代性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1998)、《思想的譜系:西方思潮左與右》(Spectrum: From Right to Left in the World of Ideas,2005)、《新的舊世界》(The New Old World,2009)、《印度意識形態(tài)》(The Indian Ideology,2012)等作品,對英國馬克思主義者重新評價自己的政治戰(zhàn)略和理論遺產(chǎn)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