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政治的浪漫派

政治的浪漫派

政治的浪漫派

定 價:¥39.00

作 者: (德)卡爾·施米特 著;劉小楓 編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政治 政治/軍事 政治理論

ISBN: 9787208135086 出版時間: 2016-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1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一切浪漫現(xiàn)象都是受非浪漫力量的控制。昂首超然于各種限制與決斷之上的人,變成了異己勢力和異己決斷的臣仆?!枴な┟滋亍±寺髁x是19世紀西方的主導精神,對于思想史研究而言,政治的浪漫派問題不可小視?!墩蔚睦寺伞肥鞘┟滋氐拇碜髦?,初版于1919年,1925年再版并增加長篇序言,關(guān)注的是作為政治哲學的浪漫主義,看似思想史論著,其實針對的是現(xiàn)實政治問題,其用意在于表明浪漫派的“永恒交談”與自由主義議會民主制的公開辯論基于相同的形而上學真理論。本書開浪漫主義政治哲學研究之先河,晚期的浪漫主義哲學研究(如伯林)尚不及其所達到的思想深度。施米特從德國知識分子的現(xiàn)實處境出發(fā),討論浪漫派在思想史上的位置,闡明了浪漫派對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基本看法,并表明了它的本質(zhì)是一種關(guān)于政治的趣味。本書著力在思想史的脈絡里整理彌漫整個歐洲的浪漫主義精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思想史力作。

作者簡介

  卡爾·施米特(Carl Schmitt,1888年7月11日-1985年4月7日):20世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歐洲公法學家施米特的寫作生涯長達60余年,在20世紀諸多重大政治思想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20世紀的霍布斯”之稱,其思想對20世紀政治哲學、神學思想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其中以決斷論為著;并提出了許多公法學上的重要概念,例如制度性保障、實質(zhì)法治國,及法律與主權(quán)的關(guān)系等。施米特出生在德國西部威斯特伐里亞的一個小鎮(zhèn)普勒騰貝格的天主教家庭,從小喜好文學、藝術(shù)、音樂、哲學、神學,曾就讀于柏林大學、慕尼黑大學與斯特拉斯堡大學。1910年完成博士論文《論罪責與罪責模式》,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后,施米特一邊研究新康德主義法理學,一邊寫論瓦格納的華彩文章。1916年以《國家的價值與個人的意義》(一文取得教授資格,并發(fā)表了一部從政治哲學角度論詩人多伯勒的長詩《北極光》的專著,從此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政治思想生涯。同年,與塞爾維亞女子帕芙拉·多蘿蒂克結(jié)婚。1933年,施米特擔任柏林大學教授,同年,出于諸多策略性的考量,加入納粹黨?!岸?zhàn)”后,施米特曾被冠以“第三帝國桂冠法學家”的稱號。1933—1936年,施米特擔任普魯士政府成員,享有眾多學術(shù)職位,包括著名的《德意志法學家報》主編。1936年后,施米特因其在納粹執(zhí)政前后態(tài)度之轉(zhuǎn)變,及其入黨甚晚的事實而漸受部份黨政高層質(zhì)疑,且受到黨衛(wèi)軍機關(guān)報《黑衣軍團》的攻擊。戰(zhàn)后被盟軍逮捕并移送至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應訊,卻未被起訴而獲開釋。施米特后因拒絕與西德政府“去納粹化”政策妥協(xié)而被剝奪正式任教之權(quán)利??v然如此,施米特仍持續(xù)著書立說,對西德公眾輿論以及歐洲左、右翼知識精英發(fā)揮其影響力。施米特以96歲高齡逝世于慕尼黑,葬于故鄉(xiāng)普勒騰貝格,墓碑上銘刻著施米特對自己的蓋棺論定:“他通曉律法?!笔┟滋嘏c馬克斯·韋伯曾有所來往,且深受其影響,部分地繼承了韋伯對現(xiàn)代性批判的論題,其中一個明確的傾向就是對自由主義的批判。但稱施米特為“反自由主義者”,則失之草率,有學者認為施米特對自由主義的批判是來自自由主義陣營內(nèi)部的批判?!●T克利:1955年生,山東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內(nèi)公認一流水準的翻譯家,自1990年代以來對于學術(shù)思想的傳播有突破性的杰出貢獻,在公共思想領(lǐng)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近代思想史。著有《尤利西斯的自縛:政治思想筆記》;譯著包括勒旁《烏合之眾》,哈耶克《致命的自負》《經(jīng)濟、科學與政治》《自由主義》《科學的反革命》《哈耶克文選》,考德威爾《哈耶克評傳》,萊斯諾夫《二十世紀的政治哲學家》,伯林《反潮流》,霍布斯《論公民》,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德沃金《至上的美德》,牛津大學《英美哲學概論》,布坎南《立憲經(jīng)濟學》,傅高義《鄧小平時代》等?!h: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xiàn)任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并擔任《國外文學》編輯工作。主要從事文學理論以及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思想文化的研究。著有《的文學性詮釋與希伯來精神的探求》等,并曾發(fā)表文學理論等方面的論文十幾篇,學術(shù)譯著包括《基礎(chǔ)神學》《憲法學說》等多部。

圖書目錄

編者說明(劉小楓) 第三版說明 序 1. 政治神話論[1923] 2. 現(xiàn)代民主制概念及其與國家概念的關(guān)系[1924] 3. 作為國際政治客體的萊因蘭[1925] 4. 現(xiàn)狀與和平[1925] 5. 日內(nèi)瓦國際聯(lián)盟的兩張面孔[1926] 6. 評梅內(nèi)克的《國家理由觀念》[1926] 7. 議會制與現(xiàn)代大眾民主的對立[1926] 8. 政治的概念[1927] 9. 1849 年柯特在柏林[1927] 10. 民主與財政[1927] 11. 國際聯(lián)盟與歐洲[1928] 12. 萊因地區(qū)的國際法問題[1928] 13. 法西斯主義國家的本質(zhì)和形成[1929] 14. 無名的柯特[1929] 15. 中立化與非政治化的時代[1929] 16. 國家倫理與多元主義國家[1930] 17. 轉(zhuǎn)向整體國家[1931] 18. 國家內(nèi)政中立概念之不同涵義和功能概觀[1931] 19. 現(xiàn)代帝國主義的國際法形式[1932] 20. 在萊比錫憲法法院審理普魯士邦起訴民國政府案時的最后陳辭[1932] 21. 整體國家在德國的進一步發(fā)展[1933 年1 月] 22. 帝國、國家、聯(lián)邦[1933] 23. 領(lǐng)袖守護法律[1934] 24. 論普遍互助公約的內(nèi)在邏輯[1935] 25. 國際聯(lián)盟的第七次變化──阿比西尼亞滅亡的國際法后果[1936] 26. 關(guān)于立法授權(quán)問題最新發(fā)展的比較性概觀[1936] 27. 論憲法史的新課題[1936] 28. 整體敵人,整體戰(zhàn)爭,整體國家[1937] 29. 海盜行為的概念[1937] 30. 論戰(zhàn)爭概念與敵人概念的關(guān)系[1938] 31. 新的“哀哉,中立者”[1938] 32. 國際法上的中立與民族的整體[1938] 33. 論當今法律體制的兩個大的“二元對立”[1939] 34. 中立與中立化──評施泰丁的《帝國與歐洲文化之病》[1939] 35. 以大空間對抗普世主義──論圍繞門羅主義的國際法斗爭[1939] 36. 國際法中的帝國概念[1939] 人名譯名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