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酈道元與《水經注》
一、酈道元的時代——北魏
(一)嘎仙洞的歷史遺跡
(二)北魏王朝的建立
(三)宗主督護制下的北方社會
(四)崔浩“國史”事件
(五)馮太后與北魏改革
(六)均田制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七)遷都洛陽與漢化政策
(八)“饑鷹侍中”與“餓虎將軍”
(九)六鎮(zhèn)起義與“河陰之變”
二、酈道元的一生
(一)官宦世家
(二)執(zhí)法嚴正
(三)讀萬卷書
(四)撰注名著
三、《水經注》在北魏出現的必然性
(一)酈道元的地理情結與學術追求
(二)北魏后期繁榮的文學背景
(三)地理著作的興盛與文學化
(四)山水散文的興盛和小說的興起
四、《水經注》的文學價值
(一)《水經注》的語言特色
(二)《水經注》故事及敘事特色
(三)《水經注》的寫景藝術
五、《水經注》的科學價值
(一)記錄豐富的地理知識
(二)高度重視自然災害現象
(三)十分關注水利工程建筑
(四)建筑科技史上巨大的突破
(五)科學界爭議的問題存疑待解
六、酈道元足跡考
(一)最西:考察青海高原東部黃湟二水
(二)西北:考察兩大平原水利灌溉事業(yè)
(三)東北:考察灤河上流源頭及干流
(四)最東:考察山東半島及其水域
(五)南面:考察淮河流域及淮河以南地位
(六)西南:考察嘉陵江上游和漢水上游
七、酈學源流與展望
(一)源遠流長的酈學歷史
(二)廣闊的酈學發(fā)展前景
卷二十四睢水、瓠子河、汶水
卷二十五泗水、沂水、洙水
卷二十六沭水、巨洋水、淄水、汶水、濰水、膠水
卷二十七沔水
卷二十八沔水
卷二十九沔水、潛水、湍水、均水、粉水、白水、比水
卷三十淮水
卷三十一潰水、清水、滁水、濯水、涼水、沈水、溫水
卷三十二滲水、蘄水、決水、沘水、泄水、肥水、施水、沮水、漳水、夏水、羌水、涪水、梓潼水、涔水
卷三十三江水
卷三十四江水
卷三十五江水
卷三十六青衣水、桓水、若水、沫水、延江水、存水、溫水
卷三十七淹水、葉榆河、夷水、油水、澧水、沅水、泯水
卷三十八資水、漣水、湘水、漓水、溱水
卷三十九洭水、深水、鐘水、耒水、洣水、漉水、瀏水、溟水、贛水、廬江水
卷四十漸江水、斤江水、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禹貢山水澤地所在
下篇 《水經注》原典詳解
酈道元《水經注》原序
卷一河水
卷二河水
卷三河水
卷四河水
卷五河水
卷六汾水、澮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過水、晉水、湛水
卷七濟水
卷八濟水
卷九清水、沁水、淇水、蕩水、洹水
卷十濁漳水、清漳水
卷十一易水、滱水
卷十二圣水、巨馬水
卷十三灤水
卷十四濕余水、沽河、鮑丘水、濡水、大遼水、小遼水、濁水
卷十五洛水、伊水、濃水、澗水
卷十六穀水、甘水、漆水、滬水、沮水
卷十七渭水
卷十八渭水
卷十九渭水
卷二十漾水、丹水
卷二十一汝水
卷二十二潁水、洧水、潠水、潛水、渠沙水
卷二十三陰溝水、汲水、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