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科學基礎理論煤炭工業(yè)三廢資源綜合利用

煤炭工業(yè)三廢資源綜合利用

煤炭工業(yè)三廢資源綜合利用

定 價:¥258.00

作 者: 劉炯天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 環(huán)境科學 三廢處理與綜合利用

ISBN: 9787122242471 出版時間: 2016-03-01 包裝:
開本: 16K精 頁數(shù): 71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煤炭工業(yè)的“三廢”處理、處置及利用過程,遵循由資源到技術的思路進行編著,內容涵蓋了煤炭工業(yè)“三廢”潔凈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相關技術。全書共分五篇,具體包括低熱值煤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煤系固體廢物利用與處置、煤礦生產(chǎn)廢水處理與利用、煤化工廢水處理與利用、煤礦瓦斯的開發(fā)與利用。本書內容全面豐富,含有大量工程實例,學術性與系統(tǒng)性強,可供環(huán)境工程、化學工程、煤炭工程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參閱。

作者簡介

  劉炯天,男,中國工程院院士,現(xiàn)任鄭州大學校長。1963年1月出生,河南南陽人,1986年9月入黨,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1983年6月本科畢業(yè)于東北工學院,1989年獲中國礦業(yè)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yè)碩士學位,1999年獲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礦物加工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礦業(yè)大學能源化工系副主任、化工學院院長、副校長,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全國優(yōu)秀青年教師獎、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獲獎者、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評選獲獎者,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2013年12月9日當選為河南省科協(xié)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2014年1月10日,劉炯天院士榮獲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圖書目錄

第一篇低熱值煤資源開發(fā)與利用 第1章低熱值煤發(fā)電2 1.1低熱值煤的資源化2 1.1.1低熱值煤2 1.1.2低熱值煤的資源化5 1.2流態(tài)化基礎6 1.2.1流態(tài)化6 1.2.2基本概念11 1.2.3典型流化形態(tài)17 1.3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流動特性21 1.3.1壓力平衡21 1.3.2兩相流動22 1.3.3物料平衡23 1.4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傳熱特性27 1.4.1燃燒室受熱面的傳熱27 1.4.2其他部件傳熱28 1.5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過程29 1.5.1流化床燃燒技術29 1.5.2燃燒過程分析31 1.5.3燃料熱量釋放規(guī)律34 1.6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污染物生成與控制38 1.6.1燃燒中脫硫38 1.6.2氮氧化物生成與控制41 1.6.3汞排放與控制46 1.7低熱值煤循環(huán)流化床發(fā)電技術46 1.7.1循環(huán)流化床發(fā)電技術46 1.7.2熱值對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發(fā)電性能的影響51 1.7.3低熱值煤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發(fā)電輔機系統(tǒng)58 1.8低熱值煤發(fā)電技術存在的問題與挑戰(zhàn)63 1.8.1裝機容量與地區(qū)資源合理配置63 1.8.2技術發(fā)展中的問題與應對措施65 參考文獻67 第二篇煤系固體廢物利用與處置 第2章煤系固體廢物的分選與加工70 2.1煤系固體廢物中回收有用礦物70 2.1.1從煤矸石中回收煤炭70 2.1.2從煤矸石中回收硫鐵礦84 2.1.3以煤矸石生產(chǎn)高嶺土87 2.1.4富鎵煤矸石中鎵的提取90 2.1.5粉煤灰中回收有用元素93 2.2煤矸石生產(chǎn)含鋁化合物101 2.2.1結晶氯化鋁的生產(chǎn)工藝101 2.2.2聚合氯化鋁的生產(chǎn)工藝103 2.2.3煤矸石生產(chǎn)氫氧化鋁和氧化鋁106 2.3煤系固體廢物生產(chǎn)化工產(chǎn)品113 2.3.1煤系固體廢物制備白炭黑113 2.3.2煤系固體廢物生產(chǎn)沸石分子篩118 2.4粉煤灰其他利用技術127 2.4.1粉煤灰制備硅鋁合金127 2.4.2粉煤灰高分子材料填充劑128 2.4.3粉煤灰制備微晶玻璃133 參考文獻136 第3章粉煤灰提取氧化鋁138 3.1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的戰(zhàn)略意義138 3.1.1粉煤灰及其性質138 3.1.2高鋁煤炭及高鋁粉煤灰資源148 3.1.3高鋁粉煤灰生產(chǎn)氧化鋁的戰(zhàn)略意義152 3.2粉煤灰酸法提取氧化鋁技術154 3.2.1鹽酸法提取氧化鋁154 3.2.2硫酸法提取氧化鋁157 3.2.3硫酸鋁銨法提取氧化鋁158 3.3粉煤灰堿法提取氧化鋁技術158 3.3.1粉煤灰堿法提取氧化鋁的基本理論158 3.3.2石灰石燒結法提取氧化鋁159 3.3.3堿石灰燒結法提取氧化鋁162 3.4粉煤灰生產(chǎn)氧化鋁技術研發(fā)方向190 參考文獻191 第4章煤系固體廢物生產(chǎn)建筑材料194 4.1煤矸石生產(chǎn)建筑材料194 4.1.1煤矸石在水泥工業(yè)中的應用194 4.1.2煤矸石制磚210 4.1.3煤矸石陶粒219 4.1.4其他225 4.2煤矸石爐渣生產(chǎn)建材227 4.2.1煤矸石爐渣的產(chǎn)生及性質227 4.2.2煤矸石爐渣制混凝土砌塊230 4.2.3煤矸石爐渣生產(chǎn)加氣混凝土241 4.3粉煤灰在建筑材料方面的應用248 4.3.1粉煤灰在建材工業(yè)中的應用248 4.3.2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270 參考文獻276 第5章煤系固體廢物回填及復墾利用278 5.1煤矸石回填利用278 5.1.1煤矸石回填利用對環(huán)境的影響278 5.1.2煤矸石工程回填方法及效果評價281 5.1.3煤矸石填筑路基285 5.1.4煤矸石礦井充填292 5.2煤矸石復墾利用297 5.2.1煤矸石復墾的適宜性297 5.2.2煤矸石塌陷地復墾311 5.2.3煤矸石山復墾314 5.2.4煤矸石改良土壤320 5.3粉煤灰回填及復墾利用324 5.3.1粉煤灰回填324 5.3.2粉煤灰改良土壤329 5.3.3覆土造田與純灰種植338 參考文獻340 第三篇煤礦生產(chǎn)廢水處理與利用 第6章煤礦生產(chǎn)廢水處理與利用344 6.1礦井水利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344 6.1.1礦井水分類及排放344 6.1.2礦井水處理與利用現(xiàn)狀345 6.1.3礦井水處理發(fā)展方向346 6.2含懸浮物礦井水處理利用347 6.2.1水質特征與去除原理347 6.2.2預處理351 6.2.3混凝、沉淀、過濾處理355 6.2.4澄清、過濾處理366 6.3含鐵錳礦井水處理與利用371 6.3.1水質特征與基本原理371 6.3.2接觸氧化法處理含鐵礦井水374 6.3.3化學氧化法處理含鐵錳礦井水377 6.4酸性礦井水處理與利用379 6.4.1水質特征與基本原理379 6.4.2石灰中和法和曝氣除鐵法384 6.4.3純堿中和法和化學氧化法387 6.5高礦化度礦井水處理與利用390 6.5.1水質特征與基本原理390 6.5.2前處理395 6.5.3反滲透法處理402 6.5.4電吸附法處理405 6.6特殊礦井水處理與利用408 6.6.1水質特征與基本原理408 6.6.2化學氧化法處理含硫化物礦井水409 6.6.3高溫礦井水的熱源利用411 6.7礦井水井下處理與利用412 6.7.1井下基本條件及要求413 6.7.2井下壓力式氣水相互沖洗過濾414 6.7.3井下局部用水深度處理418 6.7.4復合沉淀與二級過濾422 6.8礦井水處理的工藝控制428 6.8.1基本原理與要求429 6.8.2自動加藥和自動排泥430 6.8.3工藝過程監(jiān)控434 6.8.4遠程網(wǎng)絡監(jiān)控438 6.8.5自動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案例440 參考文獻441 第7章煤泥水澄清及循環(huán)利用444 7.1煤泥水基本性質444 7.1.1煤泥水中懸浮顆粒性質444 7.1.2煤泥水溶液化學性質447 7.1.3煤泥水硬度和自然沉降性能454 7.2煤泥水澄清處理典型方法與工藝457 7.2.1混凝法457 7.2.2氣浮法459 7.2.3礦物硬度法461 7.2.4一段濃縮、一段回收477 7.2.5兩段濃縮、兩段回收477 7.3煤泥水澄清處理常用設備478 7.3.1耙式濃縮機478 7.3.2深錐濃縮機485 7.3.3傾斜板沉降設備485 7.3.4其他澄清設備486 7.4煤泥水澄清控制488 7.4.1常見的煤泥水澄清控制方法488 7.4.2基于硬度濃度雙控的煤泥水澄清控制方法492 7.4.3基于分形維數(shù)調節(jié)的煤泥水澄清控制方法探索493 7.5煤泥水循環(huán)利用496 7.5.1煤泥水閉路循環(huán)要求標準496 7.5.2煤泥水閉路循環(huán)影響因素496 參考文獻497 第四篇煤化工廢水處理與利用 第8章煤化工廢水處理與利用500 8.1煤化工廢水分類與處理利用現(xiàn)狀500 8.1.1分類500 8.1.2廢水的共性及危害500 8.1.3處理利用現(xiàn)狀501 8.1.4分質利用模式502 8.2煤焦化廢水處理505 8.2.1煤焦化生產(chǎn)工藝505 8.2.2水質水量特征507 8.2.3典型處理技術509 8.3煤氣化廢水處理530 8.3.1煤氣化生產(chǎn)工藝530 8.3.2水質水量特征534 8.3.3典型處理技術536 8.4煤液化廢水處理540 8.4.1煤液化生產(chǎn)工藝540 8.4.2水質水量特征545 8.4.3典型處理技術546 8.5煤化工企業(yè)廢水深度處理與回用556 8.5.1煤化工企業(yè)廢水回用途徑及要求556 8.5.2煤化工廢水回用處理技術557 8.5.3典型煤化工企業(yè)廢水深度處理案例586 參考文獻588 第五篇煤礦瓦斯的開發(fā)與利用 第9章煤礦瓦斯賦存與抽采596 9.1煤礦瓦斯的來源與賦存596 9.1.1煤礦瓦斯的成分與來源596 9.1.2煤礦瓦斯的賦存特征599 9.1.3煤礦瓦斯與常規(guī)天然氣的比較604 9.2煤礦瓦斯抽采技術608 9.2.1煤層瓦斯的地面抽采技術及方法608 9.2.2煤層瓦斯井下抽采技術及方法611 9.2.3低透氣性煤層及煤層群強化抽采技術及方法625 參考文獻632 第10章瓦斯安全輸送與預處理技術634 10.1煤礦抽采瓦斯及其濃度特征634 10.1.1抽采瓦斯?jié)舛茸兓卣?34 10.1.2瓦斯?jié)舛鹊某R?guī)分類634 10.2煤礦瓦斯安全輸送技術635 10.2.1安全輸送的技術要求及方法635 10.2.2安全輸送系統(tǒng)及裝備636 10.3煤礦抽采瓦斯的凈化技術636 10.3.1抽采瓦斯的雜質特征636 10.3.2凈化除塵636 10.3.3煤礦瓦斯混合氣體脫水639 10.3.4雜質氣體的脫除643 10.4我國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643 10.4.1我國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現(xiàn)狀概述643 10.4.2煤礦瓦斯資源化利用的發(fā)展前景647 參考文獻651 第11章低濃度煤礦瓦斯富集及綜合利用652 11.1低濃度煤礦瓦斯?jié)饪s提純技術652 11.1.1變壓吸附技術652 11.1.2膜分離技術657 11.1.3低濃度瓦斯?jié)饪s提純工業(yè)示范661 11.2抽采低濃度瓦斯綜合利用技術662 11.2.1抽采低濃度瓦斯發(fā)電技術662 11.2.2輔助燃料發(fā)電技術665 11.3礦井乏風瓦斯減排及綜合利用技術665 11.3.1輔助燃料發(fā)電技術665 11.3.2主燃料發(fā)電技術667 11.3.3乏風瓦斯催化燃氣輪機技術669 11.3.4煤礦乏風瓦斯氧化系統(tǒng)工業(yè)示范673 參考文獻674 第12章高濃度煤礦瓦斯的資源化利用676 12.1高濃度煤礦瓦斯能源利用676 12.1.1直接用作燃料676 12.1.2發(fā)電技術678 12.1.3燃料電池發(fā)電技術682 12.1.4煤礦高濃度瓦斯熱電冷三聯(lián)產(chǎn)工藝685 12.2煤礦高濃度瓦斯化工利用688 12.2.1間接轉化技術688 12.2.2直接轉化技術697 12.2.3其他化工轉化技術703 參考文獻71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