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天命天意與民生民意
第二章?天命先秦 008
第一節(jié)?
只依靠天命治國的夏帝桀和商紂王 008
第二節(jié)?
拉開治國要重視民生民意和改革大幕的西周國王 013
第三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各國變法和孔子的儒學思想 023
第三章?秦啟新篇 031
第一節(jié)?
秦始皇創(chuàng)建大一統(tǒng)的國家治理模式 031
第二節(jié)?
秦皇朝急速敗亡的根本原因 042
第四章?漢治天下 046
第一節(jié)?
以前朝為鑒的漢初帝王 046
第二節(jié)?
最先認識到人才極端重要的漢武帝 056
第三節(jié)?
新朝“王莽改制” 066
第四節(jié)?
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政治思想的理論柱石孔孟之道 072
第五節(jié)?
唯一聲言以柔道治國的開國皇帝光武帝 074
第六節(jié)?
魏文帝曹丕崇孔和吳大帝孫權實行海外貿易 080
第五章?魏晉南北分合 083
第一節(jié)?
“省徭務本”帶來“太康繁榮”的晉武帝 083
第二節(jié)?
東晉皇帝沒有一個在治國認識和功業(yè)方面有所建樹 086
第三節(jié)?
“十六國”時期的知名皇帝石勒和苻堅 088
第四節(jié)?
南北朝時期皇帝的治國認識 091
第六章?隋富裕唐強盛 106
第一節(jié)?
注重以德治國的隋文帝 106
第二節(jié)?
品德惡劣的敗家亡國之君隋煬帝 116
第三節(jié)?
打著“尊隋”旗號而滅隋的唐高祖李淵 121
第四節(jié)?
首先提出把沒有私心當作選賢標準的唐太宗 123
第五節(jié)?
治國認識和舉措很有特色的女皇 136
第六節(jié)?
由明君變成昏君的唐玄宗 141
第七章?宋代重文輕武 148
第一節(jié)?
第一個認識到“必須精選縣令”的皇帝周世宗 148
第二節(jié)?
深懂帝王治國必須牢固掌握軍權的宋太祖 151
第三節(jié)?
把全國工作重心由對遼征戰(zhàn)轉移到國內經濟文化建設的宋太宗 160
第四節(jié)?
遼、金、西夏三朝皇帝的治國認識 170
第八章?元明治國 174
第一節(jié)?
元太祖鐵木真和元世祖忽必烈的治國認識 174
第二節(jié)?
公開承認農民“最為辛苦”的明太祖 183
第三節(jié)?
實行開放對外政策的明成祖 194
第四節(jié)?
年輕有為的中興之主明孝宗 202
第五節(jié)?
一手扼殺張居正領導的“救世興革”的明神宗 204
第九章?清代榮光 208
第一節(jié)?
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 208
第二節(jié)?
強調權力與為公之心結合的清世祖順治皇帝 216
第三節(jié)?
高度重視民生的清圣祖康熙皇帝 219
第四節(jié)?
勇于進行社會改革的杰出守成治國之君雍正皇帝 227
第五節(jié)?
乾隆皇帝提出“從來為政之道,損益隨時”的治國重要思想 233
附錄一:中國歷史有關年代表(實年、實歲) 243
附錄二: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