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紀念雷海宗先生誕辰110周年中國第四屆世界古代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

紀念雷海宗先生誕辰110周年中國第四屆世界古代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

紀念雷海宗先生誕辰110周年中國第四屆世界古代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

定 價:¥198.00

作 者: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歷史 歷史研究 史學理論

ISBN: 9787101113389 出版時間: 2016-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79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2012年在南開大學舉行的相關國際學術(shù)會議的論文集,包括兩個部分。前一部分是紀念著名歷史學家、中國世界史學科的開創(chuàng)者雷海宗先生誕辰110周年的文章結(jié)集,后一部分為世界上古和中世紀史方面的研究論文,涉及史學理論、東西方文化交流與比較、古代亞非史、古代希臘史、羅馬史和拜占廷帝國史等方面。所收文章大部分為中文,也有少數(shù)文章是用英文寫成。本次出版時,文章作者大都作了適當修改完善。

作者簡介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編者), 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 (編者)

圖書目錄

(上編)偉大的預言者  龔克:在雷海宗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范曾:雷海宗先生和中國古代哲學(主題報告)  魏宏運:憶雷海宗先生在南開的歲月  辜燮高:雷海宗先生南開教學軼事  朱寰:雷海宗先生的“三為”之道堪為后生楷模  張文樸:在雷海宗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會上的發(fā)言  劉家和:對于雷海宗先生史學的三點初步體會  劉桂生:洛克菲勒基金會檔案中有關雷海宗先生的史料三則——紀念先生110周年誕辰  王敦書、王堅:師恩重于山——雷海宗的最后十年  Fritz—Heiner Mutschler(穆啟樂):Lei Hai Zong—A view from outside  Leif Littrup(李來福):雷海宗的史學:中國與世界  劉北成:獨立思考精神、批判思維與學術(shù)創(chuàng)新  劉新成:文科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與學術(shù)研究的環(huán)境  龐卓恒:繼承和發(fā)揚雷先生的精神和學術(shù)遺產(chǎn)  汪榮祖:從世界史到環(huán)球史  呂萬和:百家爭鳴中的我與雷海宗——兼談“唯心”、“唯物”及“批判”  徐德源、劉明翰:雷海宗先生是我國開拓世界史學科的一代宗師  李長林:記雷海宗先生在教學和學術(shù)上的業(yè)績——紀念先生誕辰110周年  陳志強:批評歐洲中心論第一人——雷海宗先生評韋爾斯  鄒兆辰:雷海宗對中國古代歷史特點的揭示——讀雷海宗《斷代問題與中國歷史的分期》  朱政惠:雷海宗對國際漢學研究的關注——以1930年代的書評為例  江沛: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糾纏——以1930—40年代“戰(zhàn)國策派”思潮為例  竹元規(guī)人:雷海宗對《古史辨》第二冊的書評:翻譯和解讀  甄修鈺、李艷輝:雷海宗西方古典奴隸制學術(shù)思想的發(fā)展及啟示  馬亮寬、李慎令:20世紀初中國歷史學者為提升中國史研究的國際地位所做出的努力  ——以陳寅恪、傅斯年、雷海宗為例  王堅:雷海宗:十年一覺南開夢——訪南開大學教授王敦書  (下編)世界古代史研究  (綜論)  Murray, Oswyn: The Western Futures of Ancient History  Raaflauh, Kurt A.: Origins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Ancient World: Interactions and Comparisons  庫爾特·拉夫勞布著,楊巨平、徐朗譯:古代世界政治思想溯源:交流與比較(譯稿)  王敦書:中國學者論古代文明和文明的發(fā)展與交往  Mutschle, Fritz—Hein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ction and Consequence (Tun—Ergehens—Zusammenhang) in Ancient Chinese and Roman Historiography  Scheidel, Walter: Comparing ancient worlds: comparative history 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劉家和:中西古代史學比較芻議  張強:西方古典文獻學的名與實  (東西方文化交流與比較)  Avramidou, Elena: Greek and Chinese Cultu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hou,Diana Y.:A Study of the (Western) Zodiac Signs in Medieval Asian Art  Lerner, Jeffrey D.:Sailing the Ancient Silk Road of Western Central Asia  Lieu, Samuel N c:China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An international collahorative research project(SERICA)  Ligt,L.de: Urbanization in Former—Han China and in the early Roman empire  Pashazanous, Hamidreza: China in Ferdowsi's Shahnameh  Singor,Henk W.:King Asoka's Philanthropia  Talbert, Richard: Imperial Highways and Ideology: China and Rome Compared  Zhong—xiao WANG(王忠孝):Orbis Terrarum and Tianxia: The World—view and Universalism under the Reign of the First Emperors in Rome and China  畢會成、付曉倩:古代經(jīng)濟與資本主義經(jīng)濟——韋伯、芬利、馬克思、顧準有關思想辨析  陳德正:19世紀前期來華傳教士對西方古典學的傳播  馮亞:古蜀金面具與邁錫尼金面具之比較  黃洋:Representations of the Other in Early Greek and Chinese Historiography  劉亮:略論西方古代自然法學說與《韓非子》思想之比較  徐躍勤:亞里士多德與荀子法治思想之差異  徐媛媛:淺談旅順博物館藏古代印度佛教造像  楊巨平:兩漢中印關系考——兼論絲路南道的開通  王銀田:絲綢之路與北魏平城  張緒山:漢籍所載希臘淵源的“女人國”傳說  (古代亞非史)  曹明玉:古代兩河流域印章雕刻工藝初探  郭丹彤:古代埃及文獻中的沙蘇人考  蔣重躍:《老子》:道的歷史性  李治安:中古以來南北差異的整合發(fā)展與江南的角色功用  王海利:古埃及帝國時期王室女性“三位一體”現(xiàn)象研究  吳宇虹:The Akkadian Armies in the Northeast Frontier of Ur Ⅲ Dynasty at the Dawn of the Simurum Campaign oflbbi—Sin  徐建新:古代世界區(qū)域整體史研究的一案例——日本“古代東亞世界論”評介  張文安:古代兩河流域神話的文化功能  (古希臘史)  馮金朋:泛希臘主義與帝國的統(tǒng)一——試論伯里克利的泛希臘政策  蔣保:憤怒,還是憐憫?——《伊利亞特》主題新論  李尚君:“thetor述職審查”與雅典民眾的政治認知——以“腓羅克拉底和平協(xié)定”為例  李永斌:希臘“東方化革命”——想象的概念及其表述形式  倪翠蘭:從理想民主到理性民主——當今西方大眾政治與古雅典平民政治區(qū)別淺析  孫晶晶:古典時期雅典家庭中的夫妻關系  孫艷萍:雅典被釋奴地位芻議  邢穎:城邦背景下的古代奧林匹亞賽會  王大慶:“神圣”與“世俗”之間——試論古希臘奧林匹亞賽會的宗教性  王瑞聚:古希臘人的合法競爭思想  王正勝:柏拉圖學園有女學徒嗎?  魏鳳蓮:論古希臘的瘋狂儀式  解光云:雅典城邦的公民與公民權(quán)——以造船區(qū)、德莫、三一區(qū)為中心  張春梅:國外雅典的陪審法庭研究綜述  張凱:色諾芬在《希臘史》中對泛希臘主義思潮的反思  祝宏?。簭呐傻蟻啠╬aideia)到阿高蓋(agoge)——古代斯巴達教育制度的演變  朱毅璋:論荷馬史詩中的波塞冬形象  (羅馬史)  Burgersdijk, Diederik: Creating the Enemy: Ammianus Marcellinus' Double Digression on Huns and Alaru(Res Gestae 31.2)  Liu, Jinyu: Honor or Embarrassment:a Case Study oflnscribed Public Munificence  馮定雄:羅馬邊界與帝國極限  宮秀華、肖麗:關于羅馬—高盧“城市化”的幾個問題  胡玉娟:被保護人與羅馬早期社會的等級沖突  賈文言:迦太基共和政體的歷史考察——對共和主義起源的思考  孫振民:印歐人遷徙與古羅馬文明  王鶴:羅馬軍隊與帝國西部行省城市化  楊俊明:民族精神與羅馬帝國的崛起  (中世紀、拜占廷帝國史)  李秀玲:從雇傭軍的作用看拜占廷帝國的衰亡  劉榕榕:公元6世紀拜占廷史料中政府的災后救助  羅春梅:12世紀拜占庭皇帝對西方的迎合及其后果  馬鋒:淺論4—7世紀東地中海世界的軍事變革  毛欣欣:論拜占庭帝國對官辦工廠的管理  蘇靜:試論克爾特教會特點  孫錦泉:中世紀后期華瓷在亞洲的傳播和影響  徐家玲、王向鵬:論十字軍騎士與突厥人在近東的軍事交往和互動  ——以阿爾伯特對第一次十字軍的記載為中心  趙瑞杰:論狄奧多拉對查士丁尼對內(nèi)政策的影響  趙法欣:拜占廷帝國毀壞圣像運動的影響  鄒薇:13—15世紀歐洲的華瓷收藏  張俊芳:西歐大學中的首位拜占庭教師——拜占庭學者曼紐爾·克利索羅拉斯  張日元:簡論4至6世紀拜占廷帝國基督教與古典文化  (附錄)  楊巨平、葉民:“古代文明的碰撞、交流與比較”  ——“中國第四屆世界古代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