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2 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內涵及其理論基礎
1.2.1 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基本內涵
1.2.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理論基礎
1.2.2.1 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社會控制論理論
1.2.2.2 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犯罪學理論基礎
1.2.2.3 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刑法學理論基礎
1.2.2.4 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法理學理論基礎
1.3 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與其他治理的關系
2 文獻綜述
2.1 競技體育犯罪概念的研究
2.2 競技體育犯罪形式、危害、成因的研究
2.3 競技體育犯罪比較研究
2.4 競技體育犯罪對策的研究
2.5 關于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研究的現狀述評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3.2.2 專家訪談法
3.2.3 比較法
3.2.4 案例分析法
3.2.5 輯分析法
3.3 研究究重點、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
3.3.1 研究重點
3.3.2 研究難點
3.3.3 研究創(chuàng)新點
4 分析與討論
4.1 競技體育犯罪概述
4.1.1 競技體育的概念和發(fā)展
4.1.1.1 競技體育的概念
4.1.1.2 競技體育的特征
4.1.1.3 競技體育的發(fā)展
4.1.2 競技體育犯罪概念界定
4.1.2.1 競技體育犯罪概念述評
4.1.2.2 競技體育犯罪概念的一般表述
4.1.2.3 理解競技體育犯罪概念需要注意的問題
4.1.3 競技體育犯罪的特征
4.1.3.1 競技體育犯罪特征的刑法學分析
4.1.3.2 競技體育犯罪特征的犯罪學分析
4.1.4 競技體育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
4.1.4.1 體育暴力
4.1.4.2 使用興奮劑
4.1.4.3 競技體育賭博
4.1.4.4 體育賄賂
4.1.4.5 操縱體育比賽
4.1.4.6 其他越軌行為
4.1.5 競技體育犯罪的危害
4.1.5.1 競技體育犯罪的政治危害
4.1.5.2 經濟危害
4.1.5.3 社會危害
4.2 競技體育犯罪原因的理論分析
4.2.1 競技體育犯罪原因的社會學分析
4.2.1.1 體制原因
4.2.1.2 文化原因
4.2.1.3 道德原因
4.2.1.4 教育原因
4.2.2 競技體育犯罪原因的經濟學分析
4.2.2.1 犯罪經濟學的基本理論
4.2.2.2 競技體育犯罪的成本與收益分析
4.2.2.3 我國當前競技體育犯罪的成本與收益現狀透視
4.2.3 競技體育犯罪原因的法理分析
4.2.3.1 實體法原因
4.2.3.2 程序法原因
4.2.3.3 法律監(jiān)督機制方面
4.3 國外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實踐和啟示
4.3.1 國外治理競技體育犯罪的法律實踐
4.3.1.1 美國治理競技體育犯罪法律實踐
4.3.1.2 英國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實踐
4.3.1.3 德國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實踐
4.3.1.4 意大利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實踐
4.3.1.5 其他國家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實踐
4.3.2 國外治理競技體育犯罪的啟示
4.3.2.1 完善法制,壓縮犯罪空間
4.3.2.2 加強司法介入,形成真正打擊的力量
4.3.2.3 加強監(jiān)督,減少權力尋租的機會
4.3.2.4 加強行業(yè)自律,認清犯罪的危害
4.4 我國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問題分析
4.4.1 我國競技體育犯罪的嚴峻現狀
4.4.2 我國競技體育犯罪治理的基本情況
4.4.2.1 治理犯罪依靠法治取得共識
4.4.2.2 初步制定了營造預防和打擊競技體育犯罪宏觀環(huán)境的法律法規(guī)
4.4.2.3 有重點的查處和打擊競技體育犯罪
4.4.2.4 以足球領域犯罪為鑒,源頭治理競技體育犯罪取得初步成效
4.4.3 我國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存在的問題
4.4.3.1 對競技體育犯罪危害認識不足
4.4.3.2 治理競技體育犯罪的立法投入不足
4.4.3.3 犯罪治理機制不協調
4.4.3.4 犯罪治理能力不足
4.4.3.5 競技體育犯罪處罰力度輕
4.4.4 我國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實證分析
4.4.4.1 體育賄賂案件——以足球領域收受賄賂為例
4.4.4.2 興奮劑系列案
4.4.4.3 體育賭球系列案體育賭博案
4.4.4.4 體育暴力案
4.5 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對策
4.5.1 治理競技體育犯罪的理念
4.5.2 治理競技體育犯罪的法律定位
4.5.2.1 防范法律制度要嚴密,以消除犯罪機會
4.5.2.2 道德法律化與嚴刑峻罰相結合,遏制犯罪動機
4.5.3 競技體育犯罪法律治理的具體措施
4.5.3.1 完善治理競技體育犯罪的監(jiān)督機制
4.5.3.2 加強競技體育犯罪治理的立法
4.5.3.3 強化競技體育犯罪治理的行政執(zhí)法控制
4.5.3.4 健全司法介入制度
4.5.3.5 加強法治教育,提高思想認識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后續(xù)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