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7月4日,適逢美國獨立日,哈佛畢業(yè)生、年方28歲的梭羅,來到離家鄉(xiāng)康科德鎮(zhèn)不遠的瓦爾登湖,在那里建造了一棟小木屋,每天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忙時勞作,閑時讀書、寫作。在這種優(yōu)游從容的湖邊生活中,梭羅一邊觀察記錄下眾多美妙的天然風景和動植物見聞,一邊積極探索生活的真諦,思考各種社會問題?!锻郀柕呛芬粫褪撬诤仙?、觀察、思考的實錄。其文字簡潔率真,擅用雙關語,涉筆成趣,具有一種亦莊亦諧的獨特韻味,字里行間閃耀著作者的智慧光芒。全書精彩描述了自然界的四季更迭,以春天開始,經歷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結束,這正是一個生命的輪回,終點又是起點,生命開始復蘇。書中有大量關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寫,其對動植物追述淵源、觀察研究之精當、地道,與博物學家相比也毫不遜色。他在對大自然的描述中常常將自己的心得體會點染其間,頗多神來之筆,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文學佳構,被譽為是《瓦爾登湖》一書中的精華所在。作者還在書中談天說地、縱古攬今,痛斥社會時弊。其行文之精妙,剖析之深刻,令人嘆為觀止。其中很大篇幅談到人與大自然要和諧相處。他主張人應該過一種有深刻內容的返璞歸真的生活,要致力于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像大自然那樣從容地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