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步伐,研究性學習應運而生,而且正以不可抵擋的優(yōu)勢迅速進入中小學學科教育的各個領域。在歷史教育中開展研究性學習這已是歷史和現(xiàn)實都證明了的不爭事實。隨著社會步入信息時代,研究性學習也被賦以了新的精神和內涵,并且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中占主導地位的學習方式。經過不斷地完善和發(fā)展,如今研究性學習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理論,并建立起了相對應的研究性學習操作模式和學習策略。歷史教學是歷史思維品質的教學,在高中歷史學科整合的基礎上,運用研究性學習理論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實際,逐步樹立研究性學習的歷史學習觀,即“學科教育中的歷史學習就是基于歷史學科的、注重主體性、實踐性、探究性、創(chuàng)新性的積極有意義的學習過程”。遵循以上認識,我在高中歷史研究性學習從理論到實踐進行了研究。本書從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歷史研究性學習理論;課前五分鐘;歷史課堂的合作探究;課后拓展閱讀和自主研究;高考歷史試題所體現(xiàn)的研究性學習;學生研究性學習成展示。實踐證明,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主體意識,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