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因斯坦遇見達·芬奇》是為社會讀者編寫的科學與藝術相互融合的科普讀物。主要內容是以藝術家和物理學家相互平行的視角,闡述人們對宇宙圖景的建立過程,展示人類對空間、時間和光的本性的平行認知愿景。書中以優(yōu)美簡潔的語言,借助生動的圖片和藝術畫作,引用精妙的詩歌和發(fā)人深省的科學故事,在科藝交融的視野下,分析西方前衛(wèi)性藝術作品中的科學性,同時也闡釋了物理學發(fā)展過程的藝術性。全書共18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的內容:硬幣的兩面、學會看風景、繆斯的使者、持久的革命、解放色彩曲、重構空間觀、解剖時間謎、時間的意義、量子風云錄、形中有真意、風從東方來、科學藝術家。《當愛因斯坦遇見達·芬奇》可作為科普讀物,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文科類物理通識教育課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