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基礎醫(yī)學醫(yī)用物理學

醫(yī)用物理學

醫(yī)用物理學

定 價:¥39.50

作 者: 李新忠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1543855 出版時間: 2016-09-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編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及教學研究成果編寫而成的。作者以現(xiàn)代觀點重新審視了物理學在醫(yī)學類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地組織了教學內(nèi)容,既保持了物理學的系統(tǒng)性,又適當結(jié)合現(xiàn)代醫(yī)學,突出醫(yī)學特色,以使醫(yī)學類專業(yè)學生初步了解物理學基本的知識和理論,并使他們看到物理學與他們的生活和將要投入的專業(yè)工作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本書可供高等醫(yī)學院校臨床醫(yī)學、檢驗、影像、口腔、藥學和護理等專業(yè)作為醫(yī)用物理教材使用,也可供醫(yī)學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醫(yī)用物理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緒論1
第1章物體的彈性骨與肌肉的
力學特性311應力和應變3
111應力3
112應變4
12彈性與塑性彈性模量4
121彈性與塑性4
122彈性模量5
13骨與肌肉的力學特性6
131骨骼的力學特性6
132肌肉的力學特性8
習題110
第2章振動12
21簡諧振動12
211簡諧振動方程12
212描述簡諧振動的特征量13
213簡諧振動的旋轉(zhuǎn)矢量表示法16
214簡諧振動的能量17
22簡諧振動的合成18
221兩個同方向、同頻率簡諧
振動的合成18
222兩個同方向、不同頻率簡諧
振動的合成19
223兩個相互垂直的簡諧振動的
合成19
23振動的分解頻譜分析21
24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共振23
241阻尼振動23
242受迫振動24
243共振25
25振動在醫(yī)學中的應用26
251機械振動對人體的生物效應26
252振動測量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27
習題229
第3章波動聲波30
31機械波30
311機械波的產(chǎn)生30
312波面波線30
313波速、波長、波的周期和頻率31
32平面簡諧波的波動方程32
321平面簡諧波的波函數(shù)32
322波函數(shù)的物理意義33
33波的能量、強度和衰減35
331波的能量36
332波的強度37
333波的衰減37
34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及其解釋37
341惠更斯原理37
342波的衍射及其解釋38
35波的疊加與干涉38
351波的疊加原理38
352波的干涉39
36駐波42
361駐波實驗42
362駐波方程43
363駐波的特點44
37聲波45
371聲壓、聲阻和聲強45
372聲波的反射和透射47
373聽覺區(qū)域48
374聲強級和響度級49
38聲波的多普勒效應50
381聲源和觀察者在其連線上運動50
382聲源和觀察者的運動
不在其連線上52
383多普勒效應的應用52
39超聲波及其醫(yī)學應用54
391超聲波的特性54
392超聲波的作用54
393超聲波的產(chǎn)生和探測55
394超聲波在醫(yī)學中的應用56
習題358
第4章液體的流動60
41理想液體的穩(wěn)定流動60
411理想液體60
412連續(xù)性方程61
42伯努利方程及其應用62
421伯努利方程62
422伯努利方程的應用64
43實際液體的流動67
431實際液體的黏性與黏度67
432血液的黏度69
433湍流和雷諾數(shù)70
44黏性液體的流動規(guī)律71
441實際液體的伯努利方程71
442泊肅葉定律72
443血液的流動及血壓在血流
過程中的分布74
444斯托克斯定律75
45生物材料的黏彈性76
451生物材料的結(jié)構特點76
452生物材料的黏彈性77
453黏彈性材料的力學模型77
習題479
第5章液體的表面現(xiàn)象81
51液體的表面張力和表面能81
511表面張力81
512液體的表面層和表面能83
52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強85
521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強85
522液泡內(nèi)外的壓強差86
53毛細現(xiàn)象氣體栓塞87
531液體與固體接觸處的表面現(xiàn)象87
532毛細現(xiàn)象88
533氣體栓塞90
54表面活性物質(zhì)和表面吸附肺泡中的
表面活性物質(zhì)91
541表面活性物質(zhì)和表面吸附91
542肺泡中的表面活性物質(zhì)92
習題592
第6章真空中的靜電場95
61庫侖定律電場強度95
611電荷、庫侖定律95
612電場與電場強度96
613電場強度疊加原理97
62高斯定理99
621電場線99
622電通量100
623高斯定理的內(nèi)容101
63靜電場力的功電勢106
631靜電場力的功106
632靜電場的環(huán)路定理107
633電勢能電勢電勢差107
634電勢的計算108
635等勢面電場強度與電勢的
關系109
64電偶極子電偶層111
641電偶極子電場的電勢111
642電偶層111
65靜電場中的電介質(zhì)112
651電介質(zhì)的極化112
652電介質(zhì)中的靜電場114
習題6115
第7章穩(wěn)恒電流117
71電流117
711電流的概念117
712電流密度117
72歐姆定律119
721電阻電阻率119
722歐姆定律119
73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120
731電動勢120
732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121
74基爾霍夫方程組121
741節(jié)點電流方程組121
742回路電壓方程組122
75直流電在醫(yī)學中的應用123
751人體的導電性123
752直流電對機體的作用124
753離子透入療法124
754心電知識125
習題7127
第8章電磁現(xiàn)象130
81磁場磁感應強度130
811磁場130
812磁感應強度130
813磁通量131
82電流的磁場132
821畢奧-薩伐爾定律132
822安培環(huán)路定理135
83磁場對電流的作用138
831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138
832磁場對載流導線的作用141
833磁場對載流線圈的作用磁矩141
84磁介質(zhì)143
841磁介質(zhì)的分類143
842順磁質(zhì)和抗磁質(zhì)的磁化機制144
843鐵磁質(zhì)144
85電磁感應145
851電磁感應定律145
852動生電動勢147
853感生電動勢感生電場148
854自感互感148
86生物磁場和磁場的生物效應150
861生物的磁場現(xiàn)象150
862磁場的生物效應151
習題8151
第9章幾何光學154
91球面折射154
911單球面的折射154
912共軸球面系統(tǒng)156
92透鏡156
921薄透鏡公式157
922透鏡組合158
923像差159
93共軸球面系統(tǒng)的基點和成像公式160
931共軸球面系統(tǒng)的三對基點160
932作圖成像法161
933成像公式161
94眼睛162
941眼球結(jié)構簡介162
942眼睛的光學系統(tǒng)162
943眼的分辨本領163
944眼的調(diào)節(jié)及非正常眼的矯正165
95放大鏡、顯微鏡168
951放大鏡168
952顯微鏡168
953顯微鏡的分辨本領169
954電子顯微鏡170
96光學纖維纖鏡及其應用172
961光學纖維導光原理172
962纖鏡及其醫(yī)療應用173
習題9173
第10章波動光學175
101光的干涉175
1011光的相干性175
1012光程光程差176
1013楊氏雙縫干涉177
1014勞埃德鏡179
1015薄膜干涉180
1016等厚干涉182
1017邁克耳孫干涉儀184
102光的衍射185
1021單縫衍射186
1022圓孔衍射188
1023光柵衍射190
103光的偏振191
1031自然光和偏振光191
1032起偏與檢偏馬呂斯定律192
1033部分偏振光的獲得布儒斯特
定律195
1034光的雙折射現(xiàn)象與二向色性196
1035物質(zhì)的旋光性198
*104波動光學的應用199
1041CD光盤的播放原理199
1042計算機芯片的制作200
1043糖量計201
習題10201
第11章量子力學基礎204
111光的波粒二象性204
1111黑體輻射204
1112光電效應206
112氫原子光譜玻爾的氫原子理論207
1121氫原子光譜207
1122玻爾的氫原子理論208
113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210
1131德布羅意波210
1132電子衍射210
1133不確定關系211
114薛定諤方程212
1141薛定諤方程的建立212
1142一維無限深勢阱213
1143勢壘隧道效應215
1144薛定諤方程在原子分子中的
應用216
習題11217
第12章X射線218
121X射線的性質(zhì)218
122X射線的產(chǎn)生219
1221產(chǎn)生X射線的裝置219
1222有效焦點和實際焦點221
123X射線的強度和硬度221
1231X射線的強度221
1232X射線的硬度222
124X射線譜222
1241連續(xù)X射線譜223
1242標識X射線譜224
125X射線的吸收225
1251單色X射線的衰減規(guī)律225
1252吸收系數(shù)與波長、原子
序數(shù)的關系226
126X射線在醫(yī)學上的應用227
1261治療227
1262診斷228
127X-CT229
1271X-CT成像的基本原理230
1272圖像重建的基本方法232
1273X-CT掃描機234
1274CT值和窗口技術235
習題12236
第13章原子核和放射性238
131原子核的基本性質(zhì)238
1311原子核的組成238
1312原子核的性質(zhì)238
1313質(zhì)量虧損和結(jié)合能239
132原子核的衰變類型241
1321α衰變241
1322β衰變和電子俘獲242
1323γ衰變和內(nèi)轉(zhuǎn)換244
133原子核的衰變規(guī)律244
1331核衰變定律244
1332半衰期和平均壽命245
1333放射性活度247
1334放射性平衡247
134射線與物質(zhì)的相互作用248
1341帶電粒子與物質(zhì)的相互作用248
1342光子與物質(zhì)的相互作用250
1343中子與物質(zhì)的相互作用250
135射線的劑量、防護與測量251
1351射線的劑量251
1352射線的防護253
1353射線的測量253
136放射性核素在醫(yī)學上的應用256
1361示蹤的原理256
1362放射診斷257
1363放射治療260
習題13261
第14章激光及其醫(yī)學應用263
141激光的基本原理263
1411原子的能級與粒子數(shù)按能級
分布的規(guī)律263
1412光與物質(zhì)的相互作用264
1413粒子數(shù)反轉(zhuǎn)分布265
1414光學諧振腔266
142激光器267
1421激光器的構成267
1422激光器舉例268
1423醫(yī)用激光器269
143激光的特性269
1431方向性好270
1432亮度高、強度大270
1433單色性好270
1434相干性好270
1435偏振性好271
144激光的醫(yī)學應用271
1441激光的生物作用272
1442激光在基礎醫(yī)學研究中的
應用274
1443激光的臨床應用276
1444激光的安全防護277
習題14278
第15章磁共振成像279
151磁共振的基本概念279
1511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279
1512原子核在外磁場中的運動280
1513原子核在外磁場中的
能級分裂281
1514縱向磁化與縱向磁化強度281
152磁共振282
1521磁共振現(xiàn)象282
1522弛豫過程與弛豫時間284
1523自由感應衰減信號285
1524人體組織的質(zhì)子密度、T1
和T2285
153磁共振成像原理287
1531加權圖像287
1532空間編碼288
1533圖像重建289
154磁共振成像設備290
1541磁體系統(tǒng)290
1542譜儀系統(tǒng)292
1543計算機圖像重建系統(tǒng)292
1544磁共振成像的現(xiàn)狀及
發(fā)展趨勢293
習題15293
參考文獻29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