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通信原理教程

通信原理教程

通信原理教程

定 價:¥49.00

作 者: 張衛(wèi)鋼,曹麗娜 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電子信息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2438359 出版時間: 2016-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現(xiàn)代通信原理知識,包括通信與通信系統(tǒng)、確知信號、隨機過程、信道與噪聲、模擬調制、脈沖調制與模數(shù)轉換、數(shù)字信號的基帶傳輸、數(shù)字信號的帶通傳輸、數(shù)字信號的*佳接收、差錯控制編碼和同步原理11章內(nèi)容。在編寫方法上,本書不但滿足教學要求,同時適合自學,因此,不僅可作為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本科的教材,也可作為有志青年的自學教材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業(yè)務參考書以及大學生的考研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通信原理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通信與通信系統(tǒng)
1.1通信的概念
1.2通信系統(tǒng)
1.2.1通信系統(tǒng)的組成
1.2.2通信系統(tǒng)的分類
1.2.3模擬通信系統(tǒng)
1.2.4數(shù)字通信系統(tǒng)
1.2.5數(shù)據(jù)通信系統(tǒng)
1.3通信方式
1.4信息的度量
1.5通信系統(tǒng)的性能指標
1.5.1模擬通信系統(tǒng)的性能指標
1.5.2數(shù)字通信系統(tǒng)的性能指標
1.6小知識——莫爾斯
1.7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確知信號
2.1信號的定義與分類
2.2確知信號的分析
2.2.1周期信號的頻譜
2.2.2非周期信號的頻譜
2.2.3信號的能量譜密度和功率譜密度
2.2.4波形的互相關和自相關
2.2.5相關函數(shù)與譜密度的關系
2.3小知識——麥克斯韋
2.4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隨機過程
3.1隨機變量與隨機過程
3.1.1隨機變量與分布函數(shù)
3.1.2隨機過程與分布函數(shù)
3.1.3隨機過程的數(shù)字特征
3.2平穩(wěn)隨機過程
3.2.1平穩(wěn)隨機過程的定義
3.2.2各態(tài)歷經(jīng)性
3.2.3平穩(wěn)隨機過程的自相關函數(shù)
3.2.4平穩(wěn)隨機過程的功率譜密度
3.3高斯隨機過程
3.3.1高斯隨機過程的定義
3.3.2高斯隨機過程的特性
3.3.3高斯隨機變量
3.4平穩(wěn)隨機過程通過線性系統(tǒng)
3.5窄帶隨機過程
3.5.1ξc(t)和ξs(t)的統(tǒng)計特性
3.5.2aξ(t)和φξ(t)的統(tǒng)計特性
3.6正弦波加窄帶高斯噪聲
3.7白噪聲和帶限噪聲
3.7.1白噪聲
3.7.2帶限噪聲
3.8小知識——貝爾
3.9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信道與噪聲
4.1信道
4.1.1信道的概念及分類
4.1.2狹義信道與廣義信道
4.1.3調制信道與編碼信道
4.1.4傳輸介質
4.2噪聲
4.3信道的數(shù)學模型
4.3.1調制信道模型
4.3.2編碼信道模型
4.4信道特性及其對信號傳輸?shù)挠绊?br />4.4.1恒參信道特性及其對信號傳輸?shù)挠绊?br />4.4.2隨參信道特性及其對信號傳輸?shù)挠绊?br />4.5信道容量與香農(nóng)公式
4.6信道通頻帶
4.7信道帶寬與信道容量的關系
4.8多路復用的基本概念
4.9小知識——赫茲
4.10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模擬調制
5.1調制的概念
5.2抑制載波的雙邊帶調幅(DSB)
5.2.1DSB調制與解調
5.2.2DSB特點與應用
5.3常規(guī)雙邊帶調幅(AM)
5.3.1AM調制與解調
5.3.2AM特點與應用
5.4單邊帶調制(SSB)
5.4.1SSB調制與解調
5.4.2SSB特點與應用
5.5殘留邊帶調制(VSB)
5.5.1VSB調制與解調
5.5.2VSB特點與應用
5.6線性調制系統(tǒng)的抗噪聲性能
5.6.1分析模型
5.6.2線性調制相干解調系統(tǒng)的性能
5.6.3AM調制包絡檢波系統(tǒng)的性能
5.7角調制
5.7.1角調制的概念
5.7.2窄帶調頻
5.7.3寬帶調頻
5.7.4調頻信號的產(chǎn)生
5.7.5調頻信號的解調
5.7.6調頻系統(tǒng)的抗噪聲性能
5.7.7FM特點與應用
5.8模擬調制系統(tǒng)性能比較
5.9頻分復用
5.10調制功能與分類
5.10.1調制的主要功能
5.10.2調制的主要分類
5.11小知識——馬可尼
5.12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脈沖調制與模數(shù)轉換
6.1模擬脈沖調制
6.1.1脈沖幅度調制(PAM)
6.1.2脈沖寬度調制(PWM)
6.1.3脈沖相位調制(PPM)
6.2脈沖編碼調制(PCM)
6.2.1PCM基本概念
6.2.2抽樣
6.2.3量化
6.2.4編碼
6.2.5譯碼
6.2.6PCM系統(tǒng)的抗噪聲性能
6.2.7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調制(ADPCM)
6.3簡單增量調制ΔM
6.3.1基本原理
6.3.2調制(編碼)原理
6.3.3解調(譯碼)原理
6.3.4不過載條件和編碼范圍
6.4增量總和調制(ΔΣ)
6.4.1調制(編碼)原理
6.4.2解調(譯碼)原理
6.5抽樣定理
6.5.1低通抽樣定理
6.5.2帶通抽樣定理
6.6PCM和ΔM系統(tǒng)的比較
6.7時分復用
6.7.1時分復用原理
6.7.2PCM基群幀結構
6.7.3統(tǒng)計時分復用的概念
6.7.4數(shù)字復接原理
6.8小知識——香農(nóng)
6.9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數(shù)字信號的基帶傳輸
7.1基帶傳輸概念
7.2常用基帶信號及其頻譜
7.2.1二元碼
7.2.2三元碼
7.2.3nBmB碼和nBmT碼
7.2.4多元碼
7.2.5基帶信號的頻譜特性
7.3基帶傳輸與碼間串擾
7.3.1基帶傳輸系統(tǒng)的組成
7.3.2基帶傳輸?shù)亩糠治?br />7.4無碼間串擾的基帶傳輸特性
7.4.1消除碼間串擾的基本思想
7.4.2無碼間串擾的條件
7.4.3H(ω)的設計
7.5無碼間串擾基帶系統(tǒng)的抗噪聲性能
7.6眼圖
7.7均衡技術
7.7.1時域均衡原理
7.7.2均衡效果的衡量
7.7.3均衡器的實現(xiàn)與調整
7.8部分響應系統(tǒng)
7.8.1第Ⅰ類部分響應波形
7.8.2部分響應的一般形式
7.9小知識——按鍵電話機
7.10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數(shù)字信號的帶通傳輸
8.1二進制幅移鍵控(2ASK)
8.1.12ASK調制原理
8.1.22ASK頻域特性
8.1.32ASK解調原理
8.2二進制頻移鍵控(2FSK)
8.2.12FSK調制原理
8.2.22FSK頻域特性
8.2.32FSK解調原理
8.3二進制相移鍵控(2PSK)
8.3.12PSK調制原理
8.3.22PSK頻域特性
8.3.32PSK解調原理
8.4二進制差分相移鍵控(2DPSK)
8.4.12DPSK調制原理
8.4.22DPSK頻域特性
8.4.32DPSK解調原理
8.5二進制數(shù)字調制系統(tǒng)的抗噪聲性能
8.5.12ASK系統(tǒng)的抗噪聲性能
8.5.22FSK系統(tǒng)的抗噪聲性能
8.5.32PSK和2DPSK系統(tǒng)的抗噪聲性能
8.6二進制數(shù)字調制系統(tǒng)的性能比較
8.6.1誤碼率和頻帶利用率
8.6.2信道適應能力
8.7多進制數(shù)字調制
8.7.1多進制幅度鍵控(MASK)
8.7.2多進制頻移鍵控(MFSK)
8.7.3多進制相移鍵控(MPSK)
8.7.4多進制數(shù)字調制系統(tǒng)的誤碼率
8.8幾種現(xiàn)代調制技術簡介
8.8.1正交振幅調制
8.8.2最小頻移鍵控
8.8.3正交頻分復用
8.9小知識——收音機的工作原理
8.10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數(shù)字信號的最佳接收
9.1匹配濾波器
9.1.1匹配濾波器的傳輸特性
9.1.2沖激響應與抽樣時刻
9.1.3匹配濾波器的輸出信號
9.2誤碼率最小準則
9.3確知信號的最佳接收機
9.3.1二進制確知信號的最佳接收機結構
9.3.2二進制確知信號最佳接收機的誤碼率
9.4隨相信號的最佳接收
9.4.1二進制隨相信號的最佳接收機結構
9.4.2二進制隨相信號最佳接收機的誤碼率
9.5最佳接收機與實際接收機的性能比較
9.6最佳基帶傳輸系統(tǒng)
9.6.1最佳基帶傳輸系統(tǒng)設計
9.6.2最佳基帶傳輸系統(tǒng)的誤碼率
9.7小知識——電視機工作原理
9.8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差錯控制編碼
10.1差錯控制編碼的基本思想
10.1.1差錯類型
10.1.2差錯控制方式
10.1.3差錯控制編碼分類
10.1.4檢錯和糾錯原理
10.1.5漢明距離與檢糾錯能力
10.1.6編碼效率
10.2幾種常用的檢錯碼
10.2.1奇偶校驗碼
10.2.2水平奇偶校驗碼
10.2.3二維奇偶校驗碼
10.2.4群計數(shù)碼
10.2.5恒比碼
10.3線性分組碼
10.3.1基本概念
10.3.2漢明碼編譯碼原理
10.3.3線性分組碼的編碼
10.3.4線性分組碼的譯碼
10.4循環(huán)碼
10.4.1循環(huán)碼的概念
10.4.2循環(huán)碼的碼多項式
10.4.3循環(huán)碼的生成多項式和生成矩陣
10.4.4循環(huán)碼的編碼和譯碼
10.4.5循環(huán)碼的檢錯糾錯能力
10.4.6CRC碼
10.4.7BCH碼
10.4.8RS碼
10.5卷積碼
10.5.1卷積碼的概念
10.5.2卷積碼的編、譯碼原理
10.6小知識——雷達的發(fā)明
10.7思考題與習題
第11章同步原理
11.1同步的概念與分類
11.2載波同步
11.2.1插入導頻法
11.2.2直接法
11.2.3載波相位誤差對解調性能的影響
11.3位同步
11.3.1插入導頻法
11.3.2直接法
11.3.3位同步誤差對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
11.4群同步
11.4.1起止式同步法
11.4.2連貫式插入法
11.4.3間隔式插入法
11.4.4群同步系統(tǒng)的性能
11.4.5群同步的保護
11.5小知識——光纖之父高錕
11.6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A常用數(shù)學公式
A.1三角函數(shù)公式
A.2對數(shù)換底公式
A.3沖激函數(shù)及其特性
A.4常用傅里葉變換
附錄B誤差函數(shù)值表
附錄C貝塞爾函數(shù)值表
附錄D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