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與學的裂變和整合(代序)/001
新道統(tǒng)、新道學與人間秩序的終極關懷
——讀余英時著《朱熹的歷史世界》兼談新道論/001
至知無知 天道無極——張遠山《莊子奧義》解讀/036
正本清源 天道絕對——張遠山“新莊學工程”三書述評/054
歷史記憶:重建現(xiàn)場與智識建構——陳平原學案研究/071
許總的“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思想史視角建構及其文學源流辨析
——兼及中國文學長時段研究與總體性理解的當下解讀/098
可欲的思想史視角與混亂的文學研究法
——讀顧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127
俞兆平的學術旨趣與突破性研究
——《中國現(xiàn)代三大文學思潮新論》及其他/134
略論劉再復的文學精神與思想品格——讀《雙典批判》/144
典范已立:把情感邏輯原則貫徹到底
——讀孫紹振新著《月迷津渡》/153
孫紹振的美學之“酷”和經典之“眼”
——兼論與夏志清經典之“眼”的相關重疊/172
復敘事:王炳根的敘述——《郭風評傳》評析/201
從詞典到“象典”——韓少功兩部長篇小說批評/212
全球化語境、人類生存處境與交互性文學
——評林湄《天望》并與韋遨宇先生商榷/226
詩國舊版圖 學苑新篇章
——毛翰《中國周邊國家漢詩概覽》序/239
轉型期學術中國的守夜人
——關于楊玉圣學術志業(yè)的綜合批評/247
張力的反差:理論先鋒與艱難踐履
——評楊玉圣新著《小區(qū)善治研究》/287
女權主義視角與理論、實證、行動的三重變奏
——評胡玉坤新著《社會性別與生態(tài)文明》/297
學術共同體與“最可惜一片江山”
——賀學術批評網創(chuàng)辦十周年并致若干反思/306
論批評的權威與學術的尊嚴
——楊玉圣《非法非史集》序/312
《社會科學論壇》的學術品位和品格/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