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前言
第1章 嵌入式系統(tǒng)的組成1
1.1 ARM微處理器簡介1
1.1.1 ARM公司簡介1
1.1.2 ARM系列處理器1
1.1.3 常用的ARM芯片6
1.2 嵌入式系統(tǒng)的硬件構成7
1.2.1 Micro2440核心板的構成7
1.2.2 Smart210開發(fā)板的構成13
1.2.3 A8實驗儀的構成17
1.3 實訓18
1.4 習題18
第2章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安裝20
2.1 嵌入式系統(tǒng)與PC的連接與通信20
2.1.1 嵌入式系統(tǒng)與PC的連接20
2.1.2 終端與串口的設置24
2.2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備份、恢復與燒寫27
2.2.1 Micro2440開發(fā)板系統(tǒng)的備份、恢復與燒寫27
2.2.2 Smart210開發(fā)板系統(tǒng)的燒寫42
2.2.3 A8實驗儀系統(tǒng)的燒寫53
2.3 實訓63
2.4 習題64
第3章 交叉編譯、Linux與虛擬機65
3.1 交叉編譯簡介65
3.2 Linux PC與虛擬機66
3.2.1 虛擬機66
3.2.2 VirtualBox的安裝與使用67
3.2.3 Linux與Ubuntu73
3.2.4 Ubuntu安裝76
3.2.5 Ubuntu使用初步87
3.2.6 Ubuntu的目錄96
3.3 交叉編譯環(huán)境103
3.3.1 共享文件夾的設置與使用103
3.3.2 交叉編譯環(huán)境的安裝與配置107
3.4 實訓113
3.5 習題113
第4章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定制115
4.1 bootloader的生成115
4.2 Linux內核定制117
4.2.1 Linux內核源代碼117
4.2.2 定制Linux內核119
4.2.3 制作啟動logo155
4.2.4 編譯內核157
4.3 目標文件系統(tǒng)定制與生成158
4.3.1 定制目標文件系統(tǒng)158
4.3.2 生成目標文件系統(tǒng)161
4.4 實訓164
4.5 習題164
第5章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使用165
5.1 登錄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165
5.1.1 使用串口登錄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165
5.1.2 使用Telnet登錄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166
5.2 程序上傳與運行172
5.2.1 使用U盤上傳程序173
5.2.2 使用串口上傳程序173
5.2.3 使用FTP上傳程序178
5.2.4 程序運行182
5.3 NFS的使用183
5.3.1 開啟服務器的NFS服務183
5.3.2 使用NFS共享文件夾187
5.3.3 使用NFS根文件系統(tǒng)啟動嵌入式系統(tǒng)190
5.4 實訓193
5.5 習題193
參考文獻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