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上中下 套裝共12冊)/周讀書系》在題材的選擇處理和對歷史人物的觀照把握上具開拓性。作者跳出“三立完人”和“漢奸賣國賊劊子手”的傳統(tǒng)習見,從對文物歷史化的反思入手,探索小說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它摒棄了非甲即乙的簡單是非判斷,對史實的處理上堅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調動多種藝術手段,將主人公置于矛盾沖突之中,在時代急流的漩渦上起伏浮沉,憂樂榮枯,從而成功地塑了這個有著復雜多重人格、集功罪于一身的晚清重臣的文學形象。同時還塑了左宗棠、李鴻章、李秀成竺一批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作品氣魄宏闊,主題深刻,語言典雅,典章文物、歷史風情的描寫也真實準確,是一部有濃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很有中國氣派的史詩型作品。曾國藩無疑是近代中國顯赫和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之一:譽之則為圣相,讞之則為元兇。毛澤東青年時期說過“吾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則是終生奉之為楷模。然而,是什么緣故使得人們對曾國藩毀譽參半?又為什么曾國藩的家書、日記現在如此廣泛地得以出版,成為學者乃至普通讀者的案頭常備書?唐浩明的這本《曾國藩》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