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我國目前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研究近代日本國民問題的著作。作者融合了政治學、歷史學及文化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以近代日本國家轉型為背景,以現(xiàn)代國家(即國民國家)理論為核心分析視角,結合日本明治到大正時期具體歷史的分析,就近代日本國民的鑄造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闡述。作者提出,近代國民的構建是國民國家建設的基礎和重要內容,同時具備民族特質和公民特質是國民的內在屬性?!叭サ赜蚧薄ⅰ叭ヅ突笔墙鷩裥纬傻臈l件。明治新政府不僅面臨建立新日本的任務,還面臨著將臣民轉變?yōu)榻鷩駨亩鴦?chuàng)造新“日本人”的重要任務。作者分析了福澤諭吉、森有禮等人關于國民鑄造的構想,提出了自上而下的國家強制和自下而上的民權運動是近代日本國民鑄造的兩大動力,兩種動力作用的結果是,來自國家強制的影響力遠遠大于來民權運動的影響力,導致民眾從國民向臣民的悲劇性回歸,日本近代國民鑄造在很大程度上變成為國家臣民的鑄造。另外,還微觀分析了從征兵制到甲午戰(zhàn)爭這段時期日本民眾國家意識的變遷,并系統(tǒng)總結了近代日本國民鑄造的特點、經驗和主要教訓。對于現(xiàn)代國家的理論局限以及產生的理論困惑,也進行了一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