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經濟史計量經濟史研究方法

計量經濟史研究方法

計量經濟史研究方法

定 價:¥88.00

作 者: 劉巍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經濟 經濟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100786 出版時間: 2016-1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 416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tǒng)地考察了計量經濟史(Cliometrics)的研究方法,并提供了作者近年來嘗試研究的案例。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討論研究方法,基本上遵從實證主義研究路線:前提假設——邏輯推理——實證檢驗;下編介紹了幾個不同角度的研究案例,諸如文獻評介、學術商榷與應答、中外經濟史專題研究和理論質疑與補充等。

作者簡介

  劉巍,1960年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經濟學博士,歷史學碩士,當過知青、士兵和鐵路工人。1998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經濟史專業(yè),現(xiàn)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計量經濟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經濟史學會現(xiàn)代經濟史分會理事、廣東省經濟學會中青年委員會副秘書長、廣東省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計量經濟史、經濟學說史。

圖書目錄

導 論
  0.1 計量經濟史的內涵
  0.2 計量經濟史與傳統(tǒng)經濟史的主要區(qū)別
  0.3 計量經濟史學科開創(chuàng)與傳入中國
  0.4 計量經濟史研究的主要學術價值
上編:研究方法
1 前提假設
  1.1 上位前提假設——宏觀經濟態(tài)勢
  1.2 下位前提假設——制度安排和其他市場條件
  1.3 技術性假設——分析過程中的簡化手段
2 邏輯推理
  2.1 邏輯思路的形成——分析工具的選擇與修正
  2.2 常用的邏輯推理方式
3 實證檢驗
  3.1 計量經濟史與計量經濟學
  3.2 計量經濟史研究中的數量模型
  3.3 數量分析過程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4 計量經濟史文獻范式簡介
  4.1 正標題與副標題
  4.2 作者姓名和所屬機構名稱
  4.3 內容提要
  4.4 關鍵詞
  4.5 正文
  4.6 注釋
  4.7 參考文獻
  4.8 英文題目、內容提要和關鍵詞
  4.9 作者簡介
5 計量經濟史研究者的學術定位——“研究鏈”芻議
  5.1 經濟史“研究鏈”上游環(huán)節(jié)——數據和故事的發(fā)掘整理
  5.2 經濟史“研究鏈”中游環(huán)節(jié)——解釋經濟現(xiàn)象和探討邏輯關系
  5.3 經濟史“研究鏈”下游環(huán)節(jié)——補充、修正或發(fā)現(xiàn)經濟學理論
  5.4 總結
下編:研究案例
6 文獻評介與學術商榷
  6.1 1996年以來中國近代計量經濟史研究評述
  6.2 供給約束下中國的匯率、貿易收支與復本位制(1870~1900年)
  6.3 近代中國GDP估算理念、方法與功用
7 中國經濟史專題研究
  7.1 近代化起步以來中國經濟態(tài)勢初探
  7.2 資本品短缺、貨幣緊縮與中國總產出下降
  7.3 1979年以來中國的貨幣流通速度與物價波動
8 外國經濟史專題研究
  8.1 美國經濟波動中的進口貿易研究——近百年歷史經驗分析
  8.2 美國大蕭條的邏輯起點:收入分配不公(1919~1929年)
9 經濟學理論探索
  9.1 對凱恩斯“流動性陷阱”學說的質疑——基于美國大蕭條的經驗
  9.2 比較優(yōu)勢理論的前提假設:供給約束與國家虛無
  9.3 IS-LM模型的必備前提:有效需求小于潛在需求——對“有效需求不足”的邏輯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