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治理可見的新黎明 腐敗是人類公敵,反腐是世界難題。先發(fā)國家?guī)缀醵冀洑v過腐敗高發(fā)期,一些“成功國家”隨后出現廉潔拐點期,而“失敗國家”卻陷入“現代化陷阱”,甚至貪腐成災。人類歷史為何會有廉潔拐點?中國廉潔拐點將呈現什么形態(tài)? 讀懂中國,先讀懂中國共產黨;講好中國故事,先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以往國際社會解讀“中國奇跡”偏重經濟治理,忽視政治治理特別是執(zhí)政黨黨內治理與國家治理的“共生關系”。中共十八大以來,從“立八規(guī)”到“反四風”,從網上監(jiān)督問責到海外追逃追贓,從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到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帶來治理腐敗原創(chuàng)性貢獻與世界級表現。然而,這是改革深水區(qū)的“應激反應”,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廉潔拐點?這將會給政治社會生態(tài)帶來什么趨勢性變化? 《廉潔拐點》立足國際與國內兩種視野、歷史和現實雙向思考,剖析美國、瑞典、新加坡等20世紀內向型廉潔拐點,解讀中共十八大后以腐敗治理和黨內治理為肯綮的“新治理革命”。本書指出,隨著新治理革命的到來,中國將迎來21世紀全球shouge雙重外向型大國廉潔拐點。同時,治理腐敗永遠在路上,廉潔拐點不是一勞永逸的終點,而是國家成長新起點。厚植廉潔拐點期的“民心紅利”、“制度紅利”和“法治紅利”,固化長期執(zhí)政黨加強自我革命和黨內治理的戰(zhàn)略定力與“治理紅利”,將提升中國政治的確定性、國家治理的穩(wěn)定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可預期性,為世界經濟全面復蘇提供“中國新動能”。 治理腐敗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國際反腐新秩序是全球治理新體系的重要方面。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以正風反腐為基點,實現黨內治理與國家治理、國際治理的有效聯動,走出既不同于歐美政黨也不同于蘇東共產黨的治理新路,帶來更多更好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全球治理活力。 這事關每個人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