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目標是研究中國經濟增長與發(fā)展進入了“人口紅利”逐步消失,需要形成“結構紅利”支持的時期,解釋“人口紅利”時期經濟增長和發(fā)展所依賴或形成的經濟結構在哪些10方面進行戰(zhàn)略性調整,以形成巨大的潛在的“結構紅利”,來支持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xù)的增長。本書研究的關鍵是將中國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分解為一系列轉型升級手段,促使中國“人口紅利”增長時期形成的“國富民窮”增長格局轉變成由“結構紅利”支持的“國強民富”增長格局。本書從中國30多年的增長過程將“人口紅利”支持的增長概括為“低技能要素偏向的經濟增長”,在從西方發(fā)達國家這30多年增長和結構變化概括為“高技能要素偏向的經濟增長”,揭示“結構紅利”的形成本質上是“低技能要素偏向的增長方式”向“高技能要素偏向的增長方式”的轉變。因此,本書研究的基本內容就是圍繞“高技能要素偏向的經濟增長”與“低技能偏向的經濟增長”在經濟結構上差距,從各個層面上的結構性因素尋求“一系列轉型升級手段”,研究這“一系列轉型升級手段”作用機制、在政策和體制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