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lián)解體以來,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一直處在不斷的審視當中,重寫俄羅斯文學史的浪潮持續(xù)至今。重寫的內涵不僅僅是將“蘇聯(lián)文學”改寫為“俄羅斯文學”,還有對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進行與時俱進的重新考量,對作家進行基于作品的重新評價和定位,對文學發(fā)展史進行理性的、而非純政治性的分期和研究,其結果必將是文學經典的重估與文學史面貌的重塑。本書恰巧可以為我們正確看待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提供較為科學和合理的借鑒。作為一本與時俱進的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史大學通用教材,該書是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語文系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史教研室的集大成之作。全書在選擇作家、處理資料、做出評價時力求均衡,克服片面性,顧全文學史研究的整體性、科學性。全書由導論和十九個作家專章組成,構筑了一幅完整而詳細的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歷史圖景。導論《二十世紀20-90年代俄羅斯文學:主要規(guī)律與思潮》和《1917年后俄羅斯文學分期問題》對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基本問題進行整體觀照;作家專章選出了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史上的主要人物,其中既有高爾基、肖洛霍夫、阿?托爾斯泰、特瓦爾多夫斯基等蘇聯(lián)作家,也有勃洛克、阿赫瑪托娃等白銀時代作家,還有什梅廖夫、納博科夫、布羅茨基、索爾仁尼琴等僑民作家,對他們的創(chuàng)作做出了客觀、中肯的分析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