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作為中國傳統(tǒng)樂器中古老、富代表性的樂器之一,成為文人士大夫怡情修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琴之于古人,遠不止音樂的范疇,從一人之娛情備藝,修身理性,到與自然造化相參合,成為代表傳統(tǒng)圣賢君子之德的雅器,已具備一定的哲學和象征意義。 《琴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記錄琴史資料和反映“琴道”發(fā)展歷史的專著,標志著琴學史的成熟,為后世古琴的研究開創(chuàng)了史學先河。全書共六卷,前五卷按時代順序收錄先秦到宋代共一百多位琴人的事跡,以及對歷代琴家的評述;第六卷則為琴制和琴藝的專題論述。 古琴號稱可模擬萬物之聲,考證社會治亂興衰。物候萬化及喜怒哀樂,皆動之于弦,寄之于琴。琴是文人士大夫階層忘憂、守道、逍遙的工具,也是追求人生樂趣和詩化人生的象征。